[发明专利]一种甘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597.9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红;嵇安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1 | 分类号: | C08F283/01;C08F212/08;C08F220/14;C08G63/676;C08G6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冬梅;苗源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聚酯树脂 甘油改性 制备 采光瓦 二元酸 玻纤增强材料 双环戊二烯 质量百分比 力学性能 制品表面 甘油 二元醇 交联剂 气干性 一元酸 折射率 阻聚剂 顺酐 催化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包含如下原料,各原料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表示为:甘油4‑10%,一元酸6‑12%,催化剂0.02‑0.05%,二元醇3‑9%,阻聚剂0.02‑0.05%,交联剂25‑40%,顺酐10‑20%,双环戊二烯8‑18%,二元酸4‑10%。将该甘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用于采光瓦制备上,可以使制备的采光瓦具有较好的韧性,较高的力学性能、折射率,与玻纤增强材料更接近,并且制品表面气干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光瓦聚酯树脂,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生产玻璃钢机制采光瓦的甘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饱和聚酯树脂一般是由二元醇和二元酸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再经苯乙烯单体兑稀后形成不同类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拥有良好的施工性能,用途广泛,在交通车辆、建筑、造船、化工设备、电子电器、体育器材及日常用品等行业都有应用,在复合材料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采光瓦是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玻璃纤维采用连续成型拉挤工艺制备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较高的耐热性、热膨胀系数小、不会因冷热收缩而引起的漏雨等优点;可应用于钢结构厂房、体育馆、公共场所和室温等。
连续成型拉挤工艺是指将浸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均匀的铺覆在两层薄膜之间,形成夹层结构,经挤压辊挤压,使之密实,排除气泡;达到规定的厚度后,经凝胶固化脱模、切割、清洗检验,最终得到产品,成型过程连续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ZL201310190280.2公开了一种甘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反应方法包括缩聚和交联反应,其特征在于缩聚反应中加入有机锡类催化剂。该方法前期将甘油与其他二元醇、二元酸、一元酸混合共聚反应,由于甘油为三元醇,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交联反应,黏度急剧增大,过程控制存在风险。
中国专利申请201710103067.1公开了一种甘油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制备方法,该发明中采用二甘醇,所得树脂固化物具有韧性好,放热缓慢,热稳定好等优点;该方法所制备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柔韧性好,但是强度和热变形温度比较低,应用于高强度采光瓦方面受到限制,并且反应前期将甘油与其他二元醇、二元酸、一元酸混合共聚反应,控制过程同样存在交联风险。
因此,现有公开技术对于甘油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制备方法,存在制备过程风险大,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正常使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先用一元酸对甘油进行封端,使之变成二元醇中间体,然后再与顺酐、二元酸反应,从而降低反应过程中的交联风险;同时引入双环戊二烯,使得树脂具有良好的气干性及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包含如下原料,所述各原料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其中,所述各原料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其中,所述一元酸为苯甲酸、冰醋酸、甲酸和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二元酸为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二元醇为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和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
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锡、钛酸四乙酯、辛酸亚锡和单丁基氧化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阻聚剂为对苯二酚、邻甲基对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叔丁基对苯二酚、对苯醌和2,6-二叔丁基-4-甲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