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红外波段侧面泵浦光纤抽运信号合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807.4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房强;史伟;许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G02B6/255;G02B6/036;G02B6/02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浦输入光纤 双包层光纤 合束器 中红外波段 侧面泵浦 抽运信号 内包层 拉锥 光纤 折射率匹配胶 锯齿形缺口 加热方式 径向凹陷 制作工艺 烧结 研磨 石墨 包层 刻蚀 匹配 激光 传输 | ||
1.一种中红外波段侧面泵浦光纤抽运信号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红外波段侧面泵浦光纤抽运信号合束器包括作为信号光纤的双包层光纤(8)和至少一条泵浦输入光纤(18);所述的双包层光纤(8)由纤芯(12)、内包层(14)和外包层(10)构成;将双包层光纤(8)上与泵浦输入光纤(18)结合处的外包层(10)剥离后使该处的内包层(141)裸露而形成结合区(26),并将结合区(26)处的内包层(141)做刻蚀或者研磨,使结合区(26)处的内包层(141)边缘沿径向凹陷而形成至少一个缺口,由此使结合区(26)处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泵浦输入光纤(18)利用火焰或者石墨丝加热的方式进行拉锥;每根拉锥后的泵浦输入光纤(18)利用折射率匹配胶或者火焰烧结的方式结合在双包层光纤(8)上结合区(26)处的一个缺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红外波段侧面泵浦光纤抽运信号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区(26)处内包层(141)上的缺口横截面呈圆形或者锯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红外波段侧面泵浦光纤抽运信号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包层光纤(8)为非掺杂双包层氟化物光纤,纤芯(12)、内包层(14)和外包层(10)均采用氟化物玻璃材料;双包层光纤(8)的纤芯(12)数值孔径在0.15—0.35之间,内包层(14)和外包层(10)的数值孔径在0.4—0.7之间;纤芯(12)的直径范围为2.5—30μm,外包层(10)的直径范围为125—600μm,内包层(14)的直径范围为100—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红外波段侧面泵浦光纤抽运信号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包层光纤(8)为非掺杂双包层碲化物光纤:纤芯(12)、内包层(14)和外包层(10)均采用碲化物玻璃材料;双包层光纤(8)的纤芯(12)数值孔径在0.15—0.35之间,内包层(14)和外包层(10)的数值孔径在0.4—0.7之间;纤芯(12)的直径范围为2.5—30μm,外包层(10)的直径范围为125—600μm,内包层(14)的直径范围为100—3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红外波段侧面泵浦光纤抽运信号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包层光纤(8)为非掺杂双包层硫化物光纤:纤芯(12)、内包层(14)和外包层(10)均采用硫化物玻璃材料;双包层光纤(8)的纤芯(12)数值孔径在0.15—0.35之间,内包层(14)和外包层(10)的数值孔径在0.4—0.7之间;纤芯(12)的直径范围为2.5—30μm,外包层(10)的直径范围为125—600μm,内包层(14)的直径范围为100—3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红外波段侧面泵浦光纤抽运信号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浦输入光纤(18)为多模石英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红外波段侧面泵浦光纤抽运信号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浦输入光纤(18)的数量为一根、三根或六根;当采用多根时,所有泵浦输入光纤(18)在双包层光纤(8)的结合区(26)上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8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