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8900.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强劲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C21D1/18;C21D1/60;C21D9/52;C23G1/19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14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拉拔 淬火工艺 加热 奥氏体化 收线装置 硼砂 涂硼 钢丝加工 辊模拉拔 水浴处理 酸洗效果 电加热 结合力 马弗炉 压缩量 烘干 放线 生产 收线 水浴 酸洗 传输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钢丝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放线:通过钢丝放、收线装置使钢丝以一定速度向所述收线装置方向传输;加热:对运动着的钢丝进行马弗炉加热或电加热,加热温度在850~1000℃之间,使钢丝奥氏体化;拉拔:对奥氏体化的钢丝进行辊模拉拔,拉拔压缩量控制在20%~40%;水浴:将拉拔后的钢丝进行水浴处理。该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通过硼砂循环温度、浓度均匀,节约硼砂且利于拉拔;提高涂硼结合力;烘干效果改变钢丝颜色和表面涂硼质量,收线钢丝更利于存放和拉拔;酸洗浓度高耗酸多,而提高些温度对酸洗效果提高更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
背景技术
在钢丝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中、高碳钢丝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拉拔过 程的正常进行及达到所要求的最终性能,目前广泛采用铅淬火处理的方式进 行中间热处理,以期获得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拉拔性能,但由于铅蒸汽和铅 尘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寻找一种经济、 清洁和安全的热处理方式来取代铅淬火处理,已成为金属制品领域非常关注 又急待解决的问题,水浴处理是取代铅淬火,彻底根除铅污染的一种有效方 法,但传统水浴处理后钢丝强度比铅淬火处理的钢丝强度低,且保温炉使用前后未经过有效处理导致工艺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放线:通过钢丝放、收线装置使钢丝以一定速度向所述收线装置方向传 输;
加热:对运动着的钢丝进行马弗炉加热或电加热,加热温度在850~ 1000℃之间,使钢丝奥氏体化;
拉拔:对奥氏体化的钢丝进行辊模拉拔,拉拔压缩量控制在20%~40%;
水浴:将拉拔后的钢丝进行水浴处理,水浴溶液温度控制在80~90℃之 间;
冲洗:选用酸液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2~3min,酸洗完成后使用清水冲 洗,冲洗时间为5~6min。
保温:酸洗处理后的钢丝进入保温炉中保温,保温炉温度控制在500~ 600℃之间。
优选的,所述酸洗处理后的钢丝进入保温炉保温前需要进行炉前处理, 所述炉前处理具体为:提高冷水洗温度至70±10℃,再此前提下调整碱洗浓 度,降低碱洗电流,冷水洗改为热水洗提高效率较多,减少碱洗槽碱耗、电 耗、优化安全和清洁,并且在保证清洗质量的同时不改变钢丝入炉颜色,也 提高加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保温炉使用后需要进行炉后处理,所述炉后处理具体为:
硼砂箱进行循环,降低溶液浓度;
提高硼砂前热水温度;
保温炉提高温度,加强保温防护,硼砂循环温度、浓度均匀,节约硼砂 且利于拉拔;提高涂硼结合力;烘干效果改变钢丝颜色和表面涂硼质量,收 线钢丝更利于存放和拉拔;酸洗浓度高耗酸多,而提高些温度对酸洗效果提 高更大。
优选的,所述酸洗容量建议控制在170±30g/L,所述酸洗温度控制在50~ 70℃之间,所述钢丝浸液长度控制在2.4~3.2m,所述钢丝浸液深度控制在 10~15mm。
优选的,所述保温炉最后区温度与线温保持30~50℃的温高调整量按 10℃/次递推,在走线速度、炉温准确、钢丝完全奥氏体化的前提下,炉温和 面缩率成反比,且影响较大,保温炉最后区温度与线温保持30~50℃之间, 一般不得调整,避免对面缩率产生有害影响。
优选的,所述水浴类非等温淬火方式,其强度调整的前提是面缩率良好 的前提下调整。
优选的,所述浸液长度与钢丝强度成反比,浸液长度每次调整量在15~ 20cm,所述浸液长度调整时需要观察钢丝颜色,所述浸液长度最大安全长度为 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强劲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强劲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8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