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液两相流旋流式杂质泵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9551.0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0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政;董小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046;F04D29/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吴栋杰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叶轮 密封腔体 输送腔体 杂质泵 固液两相流 机械密封 低压区 密封体 旋流式 循环流 密封压盖 输送物料 旋流叶轮 长条状 无堵塞 用电量 泵盖 泵体 耗能 后缩 浆体 旋流 叶腔 节电 流出 贯通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两相流旋流式杂质泵,包括输送腔体和密封腔体;所述输送腔体由泵体、泵盖、密封体形成;所述密封腔体由密封体与密封压盖形成;还包括旋流式叶轮,所述旋流式叶轮位于输送腔体中;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安装在密封腔体中。通过在后缩设计旋流式叶轮,其前端形成无叶腔,进一步形成贯通流和循环流,在循环流中部形成低压区,进入旋流泵的固体颗粒在进入低压区后在旋流叶轮的带动下流出,可输送比其他形式的无堵塞杂质泵更大浓度的长条状浆体,对输送物料的破坏性小、效率高,运行更稳定。且耗能低,用电量低,达到节电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固液两相流旋流式杂质泵。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大发展,对杂质泵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其适用范围的要求也日趋广泛。同时在杂质泵领域,产品的开发、生产制造和产品本身都有不同的进步,国内外研究机构对杂质泵的设计理论,磨损机理、浆体的流变特性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输送固-液两相流体的杂质泵领域,由于运行环境复杂,对泵内流动结构掌握不够,杂质泵的设计还不能完全符合固- 液流动等原因,致使泵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流道堵塞问题,导致杂质泵损坏和装置停运,加之杂质泵运行工况的多样性和混合反应的复杂性,传统的杂质泵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流式杂质泵,使固液两相流通过能力更好、效率高,运行更稳定,无堵塞现象发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固液两相流旋流式杂质泵,其特征在于:
包括输送腔体和密封腔体;
所述输送腔体由泵体、泵盖、密封体形成;
所述密封腔体由密封体与密封压盖形成;
还包括旋流式叶轮,所述旋流式叶轮位于输送腔体中;
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安装在密封腔体中;
进一步技术:所述旋流式叶轮后缩设计,在输送腔体中形成无叶腔,在输送更大浓度的长条状浆体时,最大程度的保持了物料的完整性,且水泵效率高,耗能低,用电量低,达到节电环保的目的。
旋流式叶轮退缩在压水室后面的泵腔内,叶轮旋转时,在叶轮前面和前面的无叶腔内形成贯通流和循环流,贯通流通过叶轮叶片间流道进入泵室内流出,循环流则在无叶片腔内循环。由于循环流中部形成低压区,进入旋流泵的固体颗粒进入低压区后在旋流的带动下流出,因此大部分固态物不经过叶轮而直接从无叶腔流出。
所述密封体与密封压盖形成密封腔体,机械密封安装在此腔体中,对介质进行密封,且摩擦损失很小,进一步降低了耗能。
所述轴承是通过各参数核算及经验值设计的,防震效果好,有效防止大颗粒介质冲击造成的轴承损坏,维修拆卸方便、整体结构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泵设计有推进作用的旋流式叶轮。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泵采用标准机械密封,可有效提升泵泄露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泵轴承采用高强度、抗冲击式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泵采用半螺旋形蜗壳式泵体。
半螺旋形蜗壳式泵体,当介质进入泵体后,通过旋流式叶轮做功,只有小部分流体以较低的速度撞击泵体,有效提升介质因较大撞击损失的效率和摩擦损失,提升了泵的效率。轴封部件采用常规机械密封,在较长的使用期中,不会泄漏或很少泄漏,摩擦损失小,功率消耗低。采用高强度、抗冲击的的轴承,使旋流泵运行更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9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保护液压清淤泥浆泵
- 下一篇:一种自吸泵试水机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