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法施工隧道的轨道运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9916.X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7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银;王义强;王家亮;王伟;潘涛涛;范尊峰;王磊;黄帅军;李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16 | 分类号: | E01B29/16;E21F1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赵宝琴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片段 水平吊梁 运输板 拆卸 施工隧道 提升机构 运载装置 盾构法 支撑主体 轨道 轨道运输 滑动设置 提升轨道 同一位置 行走机构 运载轨道 板车 吊起 叠放 多层 滑行 运输 运载 承载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法施工隧道的轨道运载装置,属于轨道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运输板车,承载并运输已拆卸的轨道片段;支撑主体,设置在运输板车上;水平吊梁,设置在支撑主体的上;提升机构,设置在水平吊梁上,用于吊起已拆卸的轨道片段并将已拆卸的轨道片段放置在运输板车上;行走机构,滑动设置在水平吊梁上,用于带动提升机构沿水平吊梁滑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盾构法施工隧道的轨道运载装置,既能将已拆卸的轨道片段提升又能沿着水平吊梁行走并放置在运输板车上,不需多人抬运,从而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载轨道的安全性,并且经过提升机构提升轨道片段可以实现在运输板车上的同一位置叠放多层轨道片段,运载效率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盾构法施工隧道的轨道运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法施工隧道是使用盾构机在地下掘进,边防止开挖面土砂坍塌,边在机内安全的进行开挖作业和衬砌作业,从而构筑成隧道的施工方法。国内盾构法施工的运输系统基本上均采用有轨运输方式,虽然泥水机弃渣由泥浆输送系统运输,但管片、砂浆、钢轨等其他施工材料仍靠有轨运输系统来运输。施工结束后需要将轨道拆卸并运出。传统的运轨方式需要六至八人将长6米重达250KG左右的轨道抬起放在电瓶车管片运输平板上,一次只能叠放三到四层,然后通过电瓶车运输到井口。由于隧道的区间长度较长,而且贯通以后急需交付验收。这种拆卸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满足进度要求且极易造成作业人员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法施工隧道的轨道运载装置,可以提高轨道运出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降低施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减低了搬运轨道时人员受伤的发生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盾构法施工隧道的轨道运载装置,包括:运输板车,承载并运输已拆卸的轨道片段;支撑主体,设置在所述运输板车上;水平吊梁,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的上;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水平吊梁上,用于吊起已拆卸的轨道片段并将已拆卸的轨道片段放置在所述运输板车上;行走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水平吊梁上,用于带动所述提升机构沿所述水平吊梁滑行。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起重电机,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上;起重链条,一端绕设在所述起重电机的转动轴上;吊钩,与所述起重链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抓取已拆卸的轨道片段。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若干个行走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水平吊梁的两侧,用于沿所述水平吊梁滚动行走;连接板,与所述行走轮转动连接,用于将所述行走轮限位在所述水平吊梁上;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与所述行走轮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吊梁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行走轮滚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行走轮位移区间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板车包括:若干节串接的小板车,相邻的两个所述小板车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每一节所述小板车均可单独叠放已拆卸的轨道片段;所述支撑主体固定设置在所述运输板车端部的第一节所述小板车上。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运载装置还包括:牵拉机构,设置在最后一节所述小板车上,用于将提升机构放置的已拆卸的轨道片段拖拉至相应的所述小板车上。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机构包括:基座,固定在最后一节所述小板车的末端;卷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拖绳,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放置在所述小板车上的已拆卸的轨道片段连接;电机,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卷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轴转动并拖拉已拆卸的轨道片段。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板车还包括:升降挡板,转动连接在每一节所述小板车的端部,用于隔挡放置在所述小板车上的已拆卸的轨道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99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