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0078.8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趙浩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22 | 分类号: | B60R1/22;G06V20/58;G06T11/60;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控制 方法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公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从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摄像头拍摄而得的影像数据中检测人行横道的步骤;生成用于表示所检测出的人行横道的对象的步骤;以及通过增强现实来输出所生成的对象的步骤。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1510867498.6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15年12月1日、发明名称为“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更详细地,涉及在增强现实上向使用人员执行车辆驾驶相关引导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当车辆行驶时,最重要的是安全行驶及预防交通事故,为此,在车辆安装有执行控制车辆的姿势、控制车辆结构装置的功能等的多种辅助装置及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安全装置。
不仅如此,近期,设置于车辆的黑匣子等的装置存储车辆的行驶影像及从各种传感器传输的数据,从而处于在车辆设置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用于查明车辆的事故原因的装置的趋势。由于也可以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安装黑匣子或导航仪应用等,因而被用作如上所述的车辆用装置。
但实际上,目前在这种车辆用装置中的行驶影像的利用率非常低。更具体地,即使通过目前安装于车辆的摄像头等的视觉传感器来获得车辆的行驶影像,车辆的电子装置仅停留于单纯地显示、传送这种影像或仅停留于生成是否脱离车道线等简单的周边通知信息。
并且,作为目前受关注的新的车辆电子装置,还提出平视显示器(HUD,Head-UpDisplay)或增强现实界面,但在这些装置中,对车辆的行驶影像的利用率也仅停留在单纯显示或生成简单的通知信息的层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必要性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若在道路上行驶中的车辆停在交叉路口等情况下,生成用于表示人行横道的对象,并通过增强现实进行输出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从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摄像头拍摄而得的影像数据中检测人行横道的步骤;生成用于表示所检测出的上述人行横道的对象的步骤;以及通过增强现实来输出所生成的上述对象的步骤。
而且,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可包括判断上述车辆是否处于停车状态的步骤,在上述生成用于表示所检测出的上述人行横道的对象的步骤中,若判断为上述车辆处于停车状态,则可生成用于识别成上述人行横道位于上述车辆的前方的第一对象。
并且,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可包括在上述影像数据中利用信号灯的信号区域部分的影像数据来判断信号种类信息的步骤,在上述生成用于表示所检测出的上述人行横道的对象的步骤中,若在上述信号种类信息为停止信号的状态下上述车辆维持停车状态,则生成用于识别成上述人行横道位于上述车辆的前方的第一对象,若在上述信号种类信息为停止信号的状态下上述车辆出发,则生成用于警告上述人行横道位于上述车辆的前方的第二对象。
而且,可以以互不相同的颜色区分上述第一对象、第二对象。
并且,上述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可以以包含与颜色透明度相关的阿尔法通道的形态体现,上述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可根据上述阿尔法通道来包含透明区域。
而且,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可包括利用拍摄而得的上述影像数据来判断上述人行横道上是否存在行人的步骤;以及生成用于表示是否存在上述行人的对象的步骤。
并且,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可包括如下的步骤:若在上述人行横道上存在行人的状态下上述车辆的前方车辆出发,则控制成不执行前方车辆出发引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