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胞外多糖发酵废液和槐糖脂复配生物乳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0147.5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尹树花;谢攀;屈汉奇;王永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伦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7/56 | 分类号: | B01F17/56;B01F17/00;C02F11/00;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熠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糖 发酵 废液 糖脂 生物 乳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废液和槐糖脂复配生物乳化剂,包括浓缩混合发酵废液和槐糖脂,二者的重量比为100:3~5。本发明中,以浓缩混合发酵废液和槐糖脂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冷却后制得成品,该成品能用于处理高粘度、重质烃类污染的油泥,乳化活性可以达到80%以上,对液体石蜡的乳化稳定性在30d后可以保持70%以上,同时该成品对油泥具有很好的脱油效果,能使油泥中的含油量由原来的27%降低到8%,原料来源易得,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化剂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勘探费用的不断增加,单纯注水的二次采油技术由于效率低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石油资源有增无减的需求。近年来,通过真菌或微生物产生的一些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脂多糖、或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等,它们虽不能显著降低表面张力,但对油水界面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能够吸附在分散的油滴表面,防止油滴凝聚,从而使这种乳化状液得以稳定,这种效应使得烷烃呈胶状分散,因此可以乳化原油,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采收率,这类生物大分子统称为生物乳化剂,具有可降解性、对环境无污染、安全无毒、价格低廉、高乳化活性等优点,对原油中的烷烃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促进其降解的特性。
中国专利CN106701835A公开了一种生物乳化剂及其应用,从保藏号为CGMCCNo.9430的地衣芽孢杆菌属XS2-450菌株中制备的。中国专利CN106589081A公开了一种具有乳化活性的蛋白及其应用,乳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中国专利CN107523517A公开了一种油藏本源微杆菌及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油藏本源微杆菌为油藏本源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accharophilum ORF-0001,其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43。
2003年第06期的《微生物学通报》公开了《生物乳化剂产生菌及其产乳化剂条件初步研究》的文献,从胜利油田原油污染土壤边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多种石油芳烃和烷烃且能产生物乳化剂的细菌Em1,经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
由上述专利文献和期刊文献可知,目前较为常用的生物乳化剂主要是各种菌类的产物和乳化蛋白,其可以改变油泥中的含油量,能够有效的完成脱油处理。但是,经过检索,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的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香菇菌多糖后的发酵废液与槐糖脂复配得到且在处理高粘度、重质烃类污染油泥时的乳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的一种胞外多糖发酵废液和槐糖脂复配生物乳化剂。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酵废液和槐糖脂复配生物乳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混合发酵废液和槐糖脂,二者的重量比为100:3~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废液和槐糖脂复配生物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提取胞外多糖后的废液和提取胞内多糖后的废液混合制成混合发酵废液;
⑵将混合发酵废液进行浓缩后制成浓缩混合发酵废液;
⑶在浓缩混合发酵废液中加入槐糖脂后制得成品。
再有,步骤⑴所述的提取胞外多糖后的废液和提取胞内多糖后的废液的体积比为3:1~1.5。
再有,步骤⑵所述的浓缩为低温真空浓缩,浓缩过程中液体温度不超过75~80℃,浓缩后的浓缩比为1:2~2.5。
再有,步骤⑶所述的加入过程中的步骤⑵的产物温度为50~60℃,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伦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伦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