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底泥恢复健康的沸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0352.1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0;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沸石材料 底泥 制备 沸石 浸渍 恢复 玻璃容器 平铺 取出 烘箱 铺设 微生物作用 摩尔比 健康 冰浴 翻面 供氧 烘干 抑藻 微生物 冷却 清洁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底泥恢复健康的沸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沸石平铺在玻璃容器底部,将该玻璃容器放置在冰浴中,按照摩尔比依次加入H2O、Ca(OH)2、NH4HCO3和H2O2浸渍;第二步:将沸石翻面,继续浸渍;第三步:将沸石取出,放置在干燥皿中冷却,然后置于烘箱中烘干,即制得沸石材料。将已经制备好的沸石材料平铺于待清洁底泥表面,铺设厚度2厘米,1个月后,将沸石材料取出;重新补充新的制备好的沸石材料,铺设厚度仍为2厘米。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新材料具有较强供氧、抑藻、控磷、恢复微生物作用,有利于促进底泥内微生物恢复,加快底泥恢复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底泥恢复健康的沸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体环境的修复发展路线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消除黑臭水体,二是提升水环境质量,三是恢复水生态健康。目前,我国水环境修复正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度,因此,水体外源污染已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内源污染的控制仍有待加强。
当前,影响水环境质量提升和水生态健康恢复的关键因素是内源污染。迄今为止,对于内源污染的处理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环保清淤,二是原位覆盖。环保清淤主要是通过将污染底泥取出,进行异位处理,从而清除水体内源污染。原位覆盖又分为物理覆盖和化学覆盖。物理覆盖是指采用清洁的沙子等材料将受污染底泥与上覆水物理性隔开,从而避免内源污染向上覆水释放。化学覆盖是指用沸石、改性沸石、改性方解石、生石灰、氯化铁改性高岭土等具有吸附能力的材料进行覆盖,对于释放的污染物质进行吸附截留,避免其进入上覆水。
然而,通过分析可知,上述2种方式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如环保清淤,其清除底泥的去向问题、后续处理问题等,已经困扰了市政部门多年,并且,清淤对于水体系统中原有生态系统如底泥微生物、沉水植物等的破坏是巨大的,不可逆的。对于原位覆盖,覆盖法的核心要求材料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因此,力求覆盖材料粒径小。对于物理覆盖,隔绝性能越好,效果则越好,显见,底泥系统将会与上覆水隔绝,内部的生物系统将会被水体剥离,从而导致水体系统中缺少了重要的一环—底泥微生物系统;而对于化学覆盖,则是利用多孔性覆盖材料将释放的污染物质吸附。目前,这种覆盖主要是针对内源磷的控制,也仅是将释放的磷吸附固定,避免再次释放,并没有有效地将其从水体系统中清理出去。另外,目前尚无某种覆盖材料能够正对氨氮、有机物等常规内源污染进行覆盖处理的材料。
很明显,发明一种能够对氨氮、有机物、磷等常规内源污染都能控制并去除的、而并非仅仅是吸附持留的材料,尤为重要。针对于此,本发明研制一种新材料,具有自供氧、吸附、改变底泥微环境的能力,从水体系统中清除污染物,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提升和水生态健康的恢复,本发明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内源污染控制技术的缺点,如底泥去向问题(环保清淤)、内源污染仍存在水体系统(原位覆盖),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底泥恢复健康的新技术,制备得到的覆盖材料具有供氧、强氧化能力、吸附、恢复微生物等特点,从而为促进底泥恢复健康提供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促进底泥恢复健康的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沸石平铺在玻璃容器底部,将该玻璃容器放置在冰浴中,按照摩尔比依次加入H2O、Ca(OH)2、NH4HCO3和H2O2浸渍;
第二步:将沸石翻面,继续浸渍;
第三步:将沸石取出,放置在干燥皿中冷却,然后置于烘箱中烘干,即制得沸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