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双金属偶联剂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0365.9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7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庄严;张韦;关明云;刘维桥;周全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丽萍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双金属 偶联剂 提高 电池 循环 稳定 性能 方法 | ||
1.一种利用双金属偶联剂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双金属偶联剂使其变成液态,然后跟电极材料混合均匀,烘干,即得双金属偶联剂修饰的电极材料;
所述双金属偶联剂为铝钛复合偶联剂或/和铝锆复合偶联剂,其分子式分别为:(R1O)Al(OOCR2)m·(R1O)Ti(OOCR2)n和(R1O)Al(OOCR2)m·(R1O)Zr(OOCR2)n;
式中,R1为C4~C8的链烷基;R2为C11~C21的链烷基;m为小于3的正数;n小于4的正数;
所述电极材料为锂电池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双金属偶联剂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10℃~140℃,且双金属偶联剂与电极材料混合时需在此温度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双金属偶联剂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双金属偶联剂与电极材料中活性物质的混合比例按质量比为0.001~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双金属偶联剂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时间为8~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3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