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生产线之间的智能化协同生产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0448.8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段鑫;黄丹;陈宇;邹兵;危东华;陈启宇;白大勇;陈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之间 智能化 协同 生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生产线之间的智能化协同生产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服务器基于智能终端发送的生产任务;计算所需的生产线数量及所需的生产线对应的序号;生成定向广播指令和协同生产指令;将定向广播指令基于光电收发器传输至控制端无线AP;控制端无线AP将AP热点的网络名称热点密码分别重置为定向广播网络名称和定向广播网络密码;将重置后的AP热点向与生产线端连接的生产端无线AP定向广播;生产端无线AP基于扫描到的定向广播采用预设的网络密码进行无线AP连接;生产线基于无线AP连接接收控制服务器发送的协同生产指令进行协同生产作业。在本发明实施中,增加生产线之间的协同生产效率,降低协同控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生产中的协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生产线之间的智能化协同生产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及智能控制技术发展,越来越普及自动化生产线以及生产设备的在生产制作业上的应用;在常规的制造业中,由于制作工作量较大,为了提供工作效率,按时按量的完成制造工作,通常需要采用多个相同设备或者生产线同时进行工作,以降低工作时间,保障完成工作;在现有的技术中,这些多设备或者多生产线之间在工作的时候需要人工去单独控制,且各设备或者生产线之间很难保持相应的协同性,难免在工作中存在各设备间的各自为战的局面,降低了多设备或者生产线之间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生产线之间的智能化协同生产的方法及系统,可以实现多条生产线协同对同一生产任务进行生产作业,提升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并且保障生产任务高质量、准时完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生产线之间的智能化协同生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服务器基于智能终端发送的生产任务,所述生成任务由用户基于智能终端的操作界面生产,所述生产任务包括生产时限、生产任务量;
所述控制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生产任务计算所需的生产线数量及所需的生产线对应的序号;
所述控制服务器基于所需的生产线数量及所需的生产线对应的序号生成定向广播指令和协同生产指令,所述广播指令包括定向广播网络名称和定向广播网络密码,所述协同生产指令包括对应的生产线所需生产的分配生产任务量;
将所述定向广播指令基于光电收发器传输至控制端无线AP;
所述控制端无线AP将AP热点的网络名称热点密码分别重置为所述定向广播网络名称和定向广播网络密码;
将重置后的AP热点向与生产线端连接的生产端无线AP定向广播;
所述生产端无线AP基于扫描到的定向广播采用预设的网络密码进行无线AP连接;
所述生产线基于无线AP连接接收所述控制服务器发送的协同生产指令进行协同生产作业。
可选的,所述控制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生产任务计算所需的生产线数量及所需的生产线对应的序号包括:
所述控制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生产任务之后,解析所述生产任务获取所述生产任务包括生产时限、生产任务量;
基于所述生产时限和所述生产任务量计算所需的生产线数量;
所述控制服务器获取当前空闲的生产线,并按照空闲时间选择对应数量的生产线,并获取所需的生产线对应的序号。
可选的,所述按照空闲时间选择对应数量的生产线包括:
按照所述空闲时间自长至短选择对应数量的生产线。
可选的,所述控制服务器基于所需的生产线数量及所需的生产线对应的序号生成定向广播指令和协同生产指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未经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能耗分析与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Gibbs取样法的调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