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茸的制种与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1013.5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9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吕全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全德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郑旭;柯海军 |
地址: | 624000 四川省阿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种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松茸的制种与栽培方法,属于松茸培养领域。松茸的制种方法,采用孢子分离法、孢子组织分离法、菌根分离法制菌种;其中,培养母种、原种、栽培种所使用的培养基均包括以下组份:水、树根、玉米面、黄豆面、泥、糖、酒、维生素B2;松茸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青杠树或松树的周围,刨开土壤,露出青杠树或松树的根茎,并将根茎破皮至露出木质部;b、将松茸的菌种按压在木质部上,再在上面覆盖植物的叶子,生长5~6年,长出松茸子实体。本发明的栽培方法5~6年后,即可得到松茸子实体,松茸出菇率在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茸的制种与栽培方法,属于松茸培养领域。
背景技术
小金松茸,色泽鲜明,体形肥大,形若伞状,菌盖呈褐色,菌柄白色,均有纤维状,茸毛鳞片,菌肉白嫩肥厚,质地细腻,口感极佳,并有浓郁的香气及丰富的营养价值。生长在小金县高半山青杠林、松林等腐质土中,尚未开散的为上品,开散成伞状的略次,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极高。
但是,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生长过程也极为缓慢,一般需要5~6年。目前,全世界尚无人工栽培的成功先例。
申请号为20161051774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松茸的仿野生栽培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松茸菌丝团埋入适合松茸的菌地或埋入曾经生长过松茸地菌地,培养2~3年,可收获松茸。但是该方法松茸菌丝的出菇率很低,松茸菌丝容易死亡;其次,该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在曾经生长过松茸的菌地进行栽培,这给规模化种植带来了困难;另外,对于适合松茸的菌地,除了生长过松茸的菌地,其余适合松茸生长的地点很难有确定的判断标准,导致菌种死亡率高,出菇率低。
申请号为20171009182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栽培松茸高产化方法。该方法将松茸子实体匀浆后浇灌在松树根上,并在上面覆盖植被落叶,再将有机肥覆盖在落叶上。该方法存在菌丝易死亡,出菇率低的问题。
因此,目前的现有方法不能解决松茸出菇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提供菌种的制种方法,本发明的制种方法菌丝生长迅速、不易死亡。
松茸的制种方法,采用孢子分离法、孢子组织分离法、菌根分离法制菌种,菌种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其中,所述孢子分离法制种方法为:将松茸孢子置于母种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母种,母种再置于原种培养基培养中得到原种,原种置于栽培种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栽培种;
所述孢子组织分离法制种方法为:将松茸菌盖仰放在原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原种;原种再置于栽培种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栽培种;
所述菌根分离法制种方法为:将松茸的带泥菌根颗粒破碎为5~20mm,将带泥菌根与栽培种培养基混匀进行培养,保持温度为15~25℃,喷水保持培养基表层不干燥,1~1.5个月后,即可得到白色有松茸香味的栽培种;在该制种过程中,所使用的松茸菌根必须带泥,不带泥,菌根不易接活发酵、分离菌丝。
其中,培养母种、原种、栽培种所使用的培养基均包含以下组份:水、树根、玉米面、黄豆面、泥、糖、酒、维生素B2;其中,所述树根为松树树根和青杠树树根中的至少一种。经过试验发现,本发明的组分中需要加入酒,加入酒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大大提高,其原因可能是酒不仅起到了杀菌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
在接种中使用的器械、容器等均应消毒,避免菌丝被污染。
本发明优选菌根法制种,其原因是该方法的制种周期最短,仅为1个月到1.5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全德,未经吕全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10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高品质富含硒双孢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在河滩地培养羊肚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