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氧化物正极及使用该电极的软包装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1584.9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郝明明;冯金晖;张晶;徐睿;姚聪;韩宇;张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06;H01M6/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氧化物 正极 使用 电极 软包装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氧化物正极及使用该电极的软包装电池,属于金属锂电池技术领域,将氧化物正极与导电剂、粘接剂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匀浆,然后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涂布,正极集流体使用涂炭铝箔,经过分切辊压烘干后,进行软包装电池组装及电池测试。本发明中,使用涂炭铝箔能够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工作电压平台及倍率性能,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氧化物正极及使用该电极的软包装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歩,各种便携式移动设备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锂电池具有优良的性能和特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中包括照相机、存储器电源、安全器具、计算器、手表等。随着不同领域对电源需求的提高,现有的电池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瓶颈,开发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新一代锂电池十分必要。
金属锂电池是以金属锂为负极构成的电池体系,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众所周知,锂是最轻(密度0.534g/cm3)和电极电位最负(-3.04vs标准氢电极)的金属,其质量比能量达到3862mAh/g,远高于常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同其他碱金属相比,金属锂及金属锂合金更容易操作处理。金属锂一次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工作温度范围广、比功率高、放电性能平稳、贮存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在能量方面尚有提升空间。
目前研究较多的金属锂一次电池为Li-MnO2、Li-I2、Li-Ag2V4O11、Li-SO2、Li-SOCl2、Li-FeS2、Li-(CF)n及Li-CuO等等。每一种电池都各有优缺点,目前逐渐引起关注的锂氟化碳电池有着较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其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热量,使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般电池固态正极涂布采用压延铝箔作为集流体,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正极采用金属氧化物时,电池的内阻相对较大,因此影响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倍率性能也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高性能氧化物正极及使用该电极的软包装电池,解决金属锂电池由于内阻大,导致的倍率性能不好、能量密度相对偏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氧化物正极,正极由正极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导电剂、粘接剂组成,经过匀浆、涂布、辊压、分切、烘干、裁片制得,正极集流体为涂炭铝箔,涂覆层厚度为0.5-4μm,铝箔基体厚度为10-25μm。
涂炭铝箔上所涂炭的种类为导电炭黑、石墨、石墨烯、super P、VGCF、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活性物质为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铜、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一氧化钒、三氧化二钒、二氧化钒、五氧化二钒及其他钒氧化合物、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铬、氧化亚铬、三氧化铬、二氧化铬及其他铬氧化合物、四氧化三铅、二氧化钛、氧化亚钴、一氧化钴、三氧化二钴、四氧化三钴及其他钴氧化合物、氧化亚镍、氧化镍、三氧化二镍及其他镍氧化合物、氧化亚铜、氧化锌、氧化镓、氧化锗中的一种或两种;或者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导电剂包括super P、VGCF、碳纳米管、导电炭黑或其他炭类导电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粘接剂主体为PVDF,溶解于N,N-二甲基吡咯烷酮制得,其中PVDF分子量为300000-1500000,粘接剂的质量分数为3%-15%之间;或者主体为SBR和CMC,溶解于去离子水制得,粘接剂的质量分数为40%-50%之间;或者主体为PTFE和CMC,溶解于去离子水制得,粘接剂的质量分数为40%-6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1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