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倍率可拉伸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1957.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3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沛乐;罗英武;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50 | 分类号: | H01L51/50;H01L51/52;H01L51/5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电致发光器件 高倍率 聚苯乙烯 聚丙烯酸正丁酯 电致发光体 复合材料 制备 三明治层状结构 聚乙二醇甲醚 两嵌段共聚物 三嵌段共聚物 丙烯酸酯类 介电弹性体 丙烯酸酯 交变电压 透明电极 次循环 发光层 封装层 有效地 干态 锂盐 发光 试验 | ||
1.一种高倍率可拉伸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发光层,发光层的两侧各贴合一电极,两个电极的外侧各贴合一封装层,形成三明治层状结构;所述发光层为ZnS:X/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正丁酯-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复合材料,总的数均分子量为12万~20万,第一段和第三段聚苯乙烯链段的数均分子量均为1.5万~3万,中间段聚丙烯酸正丁酯的数均分子量为9万~17万,X为掺杂金属;所述电极为锂盐/聚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b-聚丙烯酸正丁酯两嵌段共聚物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倍率可拉伸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为丙烯酸酯类介电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倍率可拉伸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X为Cu、Mn或Al。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倍率可拉伸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0.5~6.0质量份的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正丁酯-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溶于15.0质量份的四氢呋喃中;
(2)将1.5质量份的硫化锌铜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搅拌0.5小时并超声处理10分钟,分散均匀后马上倾倒至聚四氟乙烯培养皿中,挥发溶剂后烘干12小时至恒重,成膜完毕后裁成样条,形成发光层;
(3)将0.1质量份LiClO4与0.5~5.0质量份聚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b-聚丙烯酸正丁酯两嵌段共聚物溶于5.0质量份乙醇中,得到混合均匀的溶液,将该混合均匀的溶液涂覆在两张丙烯酸酯类介电弹性体上,涂覆部位烘干,形成电极;
(4)将电极分别于上下两侧,对准发光层贴紧,用铝箔连接电极;
(5)在两个电极外侧封装封装层,得到高倍率可拉伸电致发光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19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