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1972.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殷兵利;付瑶寅;张瑜;董彪;李涛;邱小勇;钱方;张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F1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 格栅组件 角度盘 安装横梁 安装基础 角度可调 推入式 安装调节孔 安装组件 格栅系统 无缝连接结构 凹形结构 表面形成 角度调节 两端端面 施工安装 无缝安装 有效解决 格栅 卡接 贴合 外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包括若干遮阳格栅组件,每个遮阳格栅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角度可调安装组件与对应的安装基础连接,角度可调安装组件包括安装角度盘和安装横梁,安装角度盘固定连接在安装基础上,在安装角度盘上设置有若干安装调节孔,安装横梁通过与安装角度盘上的不同安装调节孔连接,以调节安装横梁相对于安装角度盘的安装角度,遮阳格栅组件的两端呈凹形结构并卡接在安装横梁外周,遮阳格栅组件的两端端面分别贴合在对应安装基础的表面形成推入式无缝连接结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遮阳格栅组件在水平面内360°角度调节和定位的问题,而且可实现格栅与安装基础之间的无缝安装,施工安装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幕墙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在幕墙立面或屋面的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遮阳格栅系统在幕墙立面或屋面安装时,很难实现格栅安装角度的调度和定位,造成遮阳格栅系统无法满足不同立面对遮阳格栅遮阳效果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对格栅的安装角度和精度难以控制,无法较好的满足施工要求,而且遮阳格栅与安装基础之间存在安装间隙,不利于遮阳格栅系统的使用寿命及外部整体的外观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格栅和幕墙面相对角度的调节和定位,并实现格栅与安装基础之间无缝安装的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包括若干遮阳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遮阳格栅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角度可调安装组件与对应的安装基础连接,所述角度可调安装组件包括安装角度盘和安装横梁,所述安装角度盘固定连接在安装基础上,在所述安装角度盘上设置有若干安装调节孔,所述若干安装调节孔以安装角度盘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之上,所述安装横梁通过与安装角度盘上的不同安装调节孔连接,以调节安装横梁相对于安装角度盘的安装角度,所述遮阳格栅组件的两端呈凹形结构并卡接在安装横梁外周,所述遮阳格栅组件的两端端面分别贴合在对应安装基础的表面形成推入式无缝连接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其所述安装基础靠近遮阳格栅组件的端面设置有装饰面材,所述遮阳格栅组件两端套接在安装横梁上并与之固定连接后,所述遮阳格栅组件的两端端面分别贴合在对应的装饰面材表面形成无缝连接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其所述装饰面材设置在安装角度盘的两侧,且装饰面材的端面与安装角度盘的端面齐平,所述装饰面材与安装角度盘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本发明所述的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其所述遮阳格栅组件包括金属板以及设置在金属板内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中部横向支撑龙骨、端部横向支撑龙骨和竖向支撑龙骨,所述竖向支撑龙骨与横向支撑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横梁与端部横向支撑龙骨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其所述竖向支撑龙骨沿金属板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中部横向支撑龙骨设置在平行布置的竖向支撑龙骨之间,且中部横向支撑龙骨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竖向支撑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撑龙骨设置在平行布置的端部横向支撑龙骨之间,且竖向支撑龙骨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端部横向支撑龙骨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其所述端部横向支撑龙骨朝向安装横梁的一侧呈凹形结构,所述端部横向支撑龙骨卡接在安装横梁外周并通过连接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端部横向支撑龙骨的端面贴合在对应安装基础的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角度可调的推入式无缝遮阳格栅系统,其所述安装横梁的长度与端部横向支撑龙骨的长度一致,在所述端部横向支撑龙骨的两端设置有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1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