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2130.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1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明;张恒;张国海;彭强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B07B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农膜 团聚体 棉杆 内筒 分离装置 土壤 旋转滚筒 向内 机架支撑 送风机构 有效分离 出风口 环向 筛孔 送风 外罩 连通 回收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旧农膜不回收不二次利用的问题,具有能从团聚体中有效分离废旧农膜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旋转滚筒,包括内筒和设于内筒外部的外罩,内筒环向设有多个筛孔,且旋转滚筒通过机架支撑;送风机构,与内筒的一端连通以向内筒内送风,进而将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中的废旧农膜吹向内筒另一端的出风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覆膜栽培技术作为一项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技术,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覆盖作物种类也从最初的经济作物扩大到棉花、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尤其对于棉花栽培来说,覆膜栽培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棉花产量,是棉花栽培史上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在我国西北、华北等植棉区,几乎“无膜不棉”。覆膜栽培技术在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威胁。目前国内已经研制出30余种废旧农膜回收机械,但关注的焦点大多是废旧农膜捡拾率,未考虑回收废旧农膜的含杂率,机械化回收后的废旧农膜中含有大量棉杆、土壤等杂质。由于没有高效的废旧农膜筛分设备,回收后的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只能被随意堆放、掩埋或者焚烧,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仍然未从根本上解决废旧农膜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废旧农膜属于聚乙烯材料,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可用来加工塑料颗粒,我国每年进口废旧塑料200万t以上,均用来加工塑料颗粒,大量的废旧农膜因含杂率高被就地焚烧,造成资源浪费,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研制一种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分离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分离装置,采用“气流清选+滚筒筛分”协同作业的方式,经多次分离作业能有效地将废旧农膜从团聚体中分离出来,降低回收废旧农膜的含杂率,利于回收的废旧农膜循环再利用,有效减轻“白色污染”问题,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种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分离装置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分离装置,包括:
机架;
旋转滚筒,包括内筒和设于内筒外部的外罩,内筒环向设有多个筛孔,外罩部分镂空设置以落料,且旋转滚筒通过机架支撑;
送风机构,与内筒的一端连通以向内筒内送风,进而将废旧农膜-土壤-棉杆团聚体中的废旧农膜吹向内筒另一端的出风口。
上述的分离装置,通过送风机构和筛孔的设置,能有效的将废旧农膜从土壤和棉杆的团聚体内分离,降低回收废旧农膜的含杂率,利于农膜的循环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与送风机构连接的端部设置开口罩,开口罩通过所述机架支撑,机架为支架,机架支撑开口罩、外罩和集膜箱,相应限定了内筒的位置,不会跑偏,开口罩的开口侧容纳所述内筒的端部,且开口罩设置入料口,在入料口的下方设有土壤-棉杆出料口,通过土壤-棉杆出料口的设置,从入料口进入的团聚体,因团聚体内各物质的孔隙率、比表面积存在差异,大块的土壤和棉杆直接下落,可从土壤-棉杆出料口直接排出,完成了第一次分离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内壁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分段设置,且在内筒出风口处设置集膜箱,这样通过集膜箱对废旧农膜进行收集,且在集膜箱的下表面设置废旧农膜出料口,或者,集膜箱的上表面相对于集膜箱可打开,以从上方回收废旧农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