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层气体钻井安全风险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2630.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6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尹福成;周广春;张明;吕潮;王山春;胡富雅;唐倩;周映宏;黄霞;冯志刚;王百顺;吴苹;刘涵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G06N3/04;G06N3/08;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641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钻井 灰色关联度 风险分析 风险识别 灰色关联度分析 计算机仿真分析 安全技术领域 灰色关联分析 基础理论分析 风险控制 风险预测 管理技术 模糊识别 模型建立 软件实现 实际问题 实时观测 事故识别 信息采集 智能识别 钻井事故 数据处理 计算量 安全 钻井 预测 | ||
本发明属于钻井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层气体钻井安全风险分析系统及方法,进行储层气体钻井风险识别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储层气体钻井风险识别的模糊识别。本发明针对气体钻井储层的风险控制这一工程实际问题,结合现代信息采集、数据处理、风险智能识别与管理技术最大程度的缩小其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基础理论分析、模型建立、计算机仿真分析,建立实时观测预测气体钻井事故识别的方法及软件实现。本发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钻井事故识别方法。识别实例表明,用灰色关联度进行风险预测的方法可行,并且具有计算量小、简单方便、结果可靠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井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层气体钻井安全风险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钻井是一项隐蔽的地下工程,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由于对客观情况的认识 不清或主观意识的决策失误,会产生许多复杂情况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轻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重者导致全井的废弃。据近年来的钻井资料分析,钻井过程中,处理复杂情况和钻井事故的时间,约占施 工总时间的6~8%,一个拥有百台钻机的油田,一年中就有6~8台钻机在做无功的工作,何况资金的消 耗并不和时间成比例,而是要大得多,这是多么惊人的浪费。不懂得复杂问题与钻井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办 法的人,难免不碰到这些问题,而且一旦碰到了会惊慌失措,举止无着,把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成死 病。而懂得复杂问题与钻井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办法的人,一旦遇到这些问题则心中有数,采取正确的措施, 往往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这才是一个成熟的钻井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气体钻井技术在国内起步晚,四川在上世纪50~70年代开始零星尝试,80年代末新疆局进口了我国 第一套空气钻井设备,开始了空气钻井的现场试验。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到2000年以后有了较快发展, 2005年以后四川盆地气体钻井的迅速发展,气体钻井显现了革命性技术进步的特点,展现了该技术的巨大 潜力。但目前国内总体上仍处于试验推广阶段。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钻井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由于对客观情况的认识不清或主观意识的决策失 误,会产生许多复杂情况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轻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重者导致全井的废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层气体钻井安全风险分析系统及 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层气体钻井安全风险分析方法,所述基于BP神经 网络的储层气体钻井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包括:
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储层气体钻井风险识别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进行储层气体钻井风险识别的模糊识别。
进一步,所述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包括:
识别的对象系统事故类型数目为m,每种事故的特征向量所包含的元素个数为n,建立相应的事故标 准模式特征向量矩阵:
上面矩阵中的每一行代表某一事故的特征向量,而每一列中的各元素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
设实际测得的参数的特征向量为:
YT=[y1,y2,...,yn]
其中,实际测得的参数的特征向量YT与标准特征向量矩阵XR;
待检向量YT与标准特征向量矩阵XR中各事故特征标准向量之间对应元素的最小绝对误差值和最大 误差值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师范学院,未经内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短小全可溶桥塞
- 下一篇:套管气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