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视觉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2995.X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1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文伟;宋云涛;沈光;陆坤;吴维越;杜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41/12 | 分类号: | H01F41/12;H04N5/7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匝间绝缘 包绕 大型超导磁体 视觉识别系统 模式识别 计算机存储器 图像识别系统 计算机软件 自动包绕机 超导磁体 机械结构 控制系统 视觉识别 停机信号 图像识别 无线传输 无线通信 自带光源 存储器 帧频 天线 报警 反馈 拍摄 图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视觉识别系统,包括自带光源和天线的CCD摄像机,CCD摄像机安装在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机上,在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帧频对已经完成的匝间绝缘进行拍摄。所摄图片通过无线传输至计算机存储器。计算机软件图像识别系统对存储器图片进行模式识别处理,并根据模式识别处理结果判断是否反馈报警停机信号给匝间绝缘自动包绕机控制系统。本发明的特点是集机械结构、无线通信、图像识别和自动控制于一体,满足大型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视觉识别的特殊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匝间绝缘自动包绕机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大型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视觉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热核聚变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建成。超导磁体为托克马克装置提供所需磁场,以达到控制和约束高温等离子体的目的。超导磁体匝间绝缘往往采用玻璃丝带和聚酰胺带多层叠包而成,以满足匝间绝缘强度和抗辐照要求;因此,在匝间绝缘包绕过程中 必须精确的控制绝缘带的叠包距离和错位距离,为后续真空压力浸渍工序提供浸透条件。匝间绝缘自动包绕视觉识别系统能够对包绕完成的绝缘带叠包距离和错位距离进行精确识别和计算,并提供反馈信号,是实现高质量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视觉识别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自动包绕后的绝缘带叠包距离和错位距离进行模式识别和计算,同时提供反馈信号给自动包绕机控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大型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视觉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于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机上的CCD摄像机,该CCD摄像机自带光源并具备无线通讯功能,所述CCD摄像机在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机对超导导体自动包绕匝间绝缘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帧频采集超导导体上已经包绕完成的匝间绝缘带的图像,还包括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计算机,所述CCD摄像机与计算机通讯连接,CCD摄像机采集的图像传送至计算机,计算机中预置软件图像识别系统,由软件图像识别系统对CCD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进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得到图像中匝间绝缘带的叠包距离和错位距离,计算机将计算得到的叠包距离和错位距离分别对应与预设的叠包距离理论数据、错位距离理论数据进行减法运算得到差值,然后计算机将叠包距离差值的绝对值、错位距离差值的绝对值分别与预设的阈值进行对应比较,若叠包距离差值的绝对值、错位距离差值的绝对值中任意一个超出对应的预设阈值,则计算机向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机的控制系统反馈预警信号。
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视觉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CD摄像机带有天线,计算机连接有无线路由器,CCD摄像机采集的图像经天线传送至无线路由器,并由无线路由器传送至计算机。
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视觉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CD摄像机采集的图像按照视频模式保存到计算机储存器,以供软件图像识别系统进行模式识别处理,同时也作为信息源留存以达到可追溯目的。
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视觉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件图像识别系统对按照一定帧频拍摄的图片进行模式识别处理,通过固定的分辨率和标准模型对图像中的绝缘带的叠包距离和错位距离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理论数据进行比对而计算出差值,再将该差值的绝对值与设定的阈值对比,最终判断是否反馈报警停机信号给超导磁体匝间绝缘自动包绕机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工作在大型超导磁体线圈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的环境下,适用于超导电物理装置,为超导磁体匝间绝缘包绕质量提供指导作用。本发明在聚变堆领域以及超导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硅钢片叠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母线电容、电容盒、控制器组件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