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旅游景区客流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3967.X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牛;王亚弟;马昉;柏恩娟;黄欣娟;王晔;谢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北京八亿时空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F16/24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流 信息采集模块 监测模块 旅游景区 监测系统 通信模块 预警 固定时间周期 实时动态监测 客流量数据 定时采集 基本信息 聚类统计 信息发送 游客手机 热力 采集 景区 游客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旅游景区客流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客流监测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定时采集景区内的游客手机的Mac信息并进行汇总;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信息采集模块汇总的信息发送至客流监测模块;所述客流监测模块,用于在固定时间周期内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聚类统计分析,得到客流量数据;实现客流热力呈现和预警。本发明的系统能够采集游客的基本信息,并可以实现旅游景区客流实时动态监测与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旅游景区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旅游景区客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休闲已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旅游景区游客日益增多,特别是黄金周、寒暑假,游客相对集中,对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带来严重考验。实时监测游客动态情况及管理人员所处位置,杜绝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及时预警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切实保障游客自身和旅游景区安全,提升公园管理水平,已成为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
目前,旅游景区客流统计多采用智能视频分析和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其设备部署主要在旅游景区的检票口、重要出入口和重点区域,实现对游客人数的统计和人员密度进行监测。
采用智能视频分析和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可有效实现旅游景区客流统计和景区客流热力呈现,但不能采集游客基本信息,如轨迹、喜好等信息,不便于实现游客个性化精准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旅游景区客流人员流量大,为旅游景区带来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基于Wi-Fi探针的游客客流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旅游景区客流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客流监测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定时采集景区内的游客手机的Mac信息并进行汇总;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信息采集模块汇总的信息发送至客流监测模块;
所述客流监测模块,用于在固定时间周期内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聚类统计分析,得到客流量数据;实现客流热力呈现和预警。
作为上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个Wi-Fi探针、交换机和汇聚引擎;
所述Wi-Fi探针,部署在景区内,用于采集游客智能手机Mac地址、位置和时间,并根据自身的位置计算探针和游客的距离;将游客智能手机Mac地址、距离和时间组成数据包进行发送;
所述交换机,用于连接所有的Wi-Fi探针,并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汇聚引擎;
所述汇聚引擎,用于对所有Wi-Fi探针发送的数据包进行汇总。
作为上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Wi-Fi探针的部署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旅游景区进行分区,得到N个景区分区;
在所需的旅游景区内,根据景区资源空间分布及各类设施布局特征,对旅游景区进行分类分区:经典景区、热点景区和一般景区;经典景区定义为一类景区,属于游客必游览景区;热点景区定义为二类景区,属于游客所关注的景区;一般景区定义为三类景区,属于游客不太关注的景区;
步骤S2)依据景区分区总面积和Wi-Fi探针的探测距离,计算每个景区分区部署的Wi-Fi探针的数量;
第i个景区分区的Wi-Fi探针布设数量Di为:
Di=Ai/πr2
其中:Ai为第i个景区分区总面积;r为Wi-Fi探针探测半径距离;一类景区:r=20米;二类景区:r=30米;三类景区:r=5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北京八亿时空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北京八亿时空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3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