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山茶籽油的具有修复功效的微乳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4271.9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喻启波;黄静;高宏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6 | 分类号: | A61K8/06;A61K8/34;A61K8/42;A61K8/55;A61K8/63;A61K8/92;A61K8/9789;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山茶 具有 修复 功效 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具有修复功效的微乳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面膜液包括:多元醇10‑60%;卵磷脂0.5‑10.0%;山茶籽油0.05‑5.0%;山茶花和山茶叶提取物0.5‑5.0%;甾醇类0.05‑1.0%;神经酰胺类化合物0.005‑0.5%;增稠剂0.05‑1.0%;水35‑85%。本发明将含有山茶籽油、神经酰胺类、甾醇类等难溶的功效物质采用卵磷脂为乳化剂,特定组分多元醇作为溶剂配制成微乳面膜液,使这些功效物质通过以微乳液的形式使用面膜布敷于面部可以快速渗透到皮肤中,对皮肤屏障进行修复,并起到良好、持久的保湿、滋润作用。该微乳状面膜液稳定性良好,通过离心测试仍然不分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具有修复功效的微乳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茶籽油营养丰富,蕴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高达80%左右,远远高于菜籽油和花生籽油,比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还高,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仅占10%左右。一般来讲,植物油中的油酸含量越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越低,其氧化稳定性越好。所以说,山茶籽油是一种即具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又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的植物油脂。
此外,山茶籽油中的皂化物较橄榄油更少,并含有橄榄油中所没有的茶多酚、山茶甙和山茶皂甙,这些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锁水保湿、抑菌、抗炎功效。山茶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很高,对清除人体自由基具有重要作用。
甾醇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具有抗炎、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渗透性强,在修复皮肤屏障方面绿色、安全、有效。
神经酰胺是由神经鞘氨醇长链碱基与脂肪酸组成神经鞘氨脂质一种,角质层中40%~50%的皮脂由神经酰胺构成,在保持角质层水分的平衡、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随着皮肤脂质含量减少,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皮肤屏障功能紊乱时,神经鞘脂类合成增加;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正常,神经鞘脂类合成也恢复正常。使用神经酰胺可明显增强角化细胞之间粘着力,改善皮肤干燥程度,减少皮肤脱屑现象。
卵磷脂不仅是构成人体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胆碱和脂肪酸的一个来源,它对维持生物膜的生理活性和机体的正常代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卵磷脂是人体需要的脂类成分之一,同时工业上也作为天然的乳化剂、保湿剂进行使用。
皮肤水分 流失TEWL和角质层水分含量是衡量皮肤屏障完整的重要参数,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皮肤保护层越完好,水分 的含量就会越高,皮肤水分 流失TEWL的数值就越低。
随着微乳化技术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采用微乳化技术研制的化妆品越来越多。通过微乳技术,将难溶于水的功效物质,形成粒径很小的水溶性微乳液,目前大部分的微乳液化妆品采用的是高能乳化工艺制成。
中国专利CN 107684529A公开了一种微乳化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但该微乳化面膜液的乳化粒径为80-500nm,所采用的乳化剂为亲水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聚山梨醇酯、氢化蓖麻油酯和/或醚、鲸蜡醇聚醚酯和/或醚、癸基十四醇聚醚酯和/或醚、聚甘油脂肪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这些乳化剂都是合成类表面活性剂,而本发明采用的卵磷脂是一种天然来源的成分,并具有乳化作用,相比合成类表面活性剂要温和的多。
中国专利CN 104382784A公开了一种面膜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以乳液型面膜代替传统水剂面膜,但该乳液型面膜采用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作为乳化剂,选用普通的油脂进行乳化制备而成,不含脂溶性的功效物质,乳液的粒径较大,只通过油脂达到保湿作用,功效脂溶性物质难以乳化成纳米级颗粒,难以吸收到皮肤底层。
中国专利号CN 106344490A公开了一种柔软亲肤超细精华面膜,但其采用高压射流设备实现面膜液的微乳化,该工艺批量生产的效率较低,且高压射流设备多为进口,因此,该工艺的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市场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