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库备份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4706.X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9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段湾湾;秦琴;陈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数据库 数据库操作 源数据库 数据库备份 语言 实时数据备份 数据类型 语法格式 可识别 监听 日志 解析 分解 转换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库备份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监听并解析源数据库的binlog日志,分解出多种类型的数据库操作语言;将所述数据库操作语言的数据类型和语法格式转换为目标数据库可识别的数据库操作语言,以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执行;其中,所述源数据库为mysql数据库,所述目标数据库为oracle数据库。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毫秒级对源数据库进行实时数据备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数据库备份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的软件都在追求实时的数据反馈,秒级的结果反馈,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实时交互,同步传输等。目前遇到了包括以下几点的架构挑战:
1.对现有数据库管理技术的挑战。
2.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对数据的多类别、SQL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在设计之初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问题是没有考虑到的。
3.传统的BI应用、数据库仓库系统等,对数据处理时间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这样的应用建模后,运行一两天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对于要求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则存在一定问题,这也是区别大数据应用和传统数据仓库技术、BI技术的关键差别之一。
4.随着每天创建的数据量爆炸性的增长,数据保存能改进的技术空间不是很大,而数据丢失的这种可能性却不断的增加。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存储就是首先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硬件的更新速度将是大数据发展的基石,但效果确实不甚理想。
信息是当代企业运用科学管理、决策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的重要资源。目前,大多数企业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来构建联机事务处理OLTP的业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用来记录事务处理的各种相关数据。据统计,数据量每2~3年时间就会成倍增长,这些数据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企业所关注的通常只占在总数据量的2%~4%左右。因此,企业仍然没有最大化地利用已存在的数据资源,以至于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资金,也失去制定关键商业决策的最佳契机。于是,企业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并把数据转换为信息、知识,已经成了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数据库备份方法及装置。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库备份方法,包括:
监听并解析源数据库的binlog日志,分解出多种类型的数据库操作语言;
将所述数据库操作语言的数据类型和语法格式转换为目标数据库可识别的数据库操作语言,以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执行;
其中,所述源数据库为mysql数据库,所述目标数据库为oracle数据库。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库备份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监听并解析源数据库的binlog日志,分解出多种类型的数据库操作语言;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库操作语言的数据类型和语法格式转换为目标数据库可识别的数据库操作语言,以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执行;
其中,所述源数据库为mysql数据库,所述目标数据库为oracle数据库。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