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冷却低压轮毂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4750.0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东;高翔;张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众异特巧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D2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嘉允启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2246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模 轮辋 轮毂 下模 低压轮毂模具 混合冷却 水冷机构 轮辐 冷却 上导流管 下导流管 分流管 上模 风冷机构 轮毂模具 整体成型 整体规划 铸造模型 交界处 冷混合 三通管 补缩 激冷 排管 水冷 缩孔 缩松 隔膜 连通 铸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冷却低压轮毂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边模,上模、下模和两个边模可共同围成铸造轮毂的铸造模型,边模内均设有轮辋水冷机构,轮辋水冷机构包括分流管、上导流管和下导流管,上导流管和下导流管通过三通管与分流管连通,下模的内部设有轮辐风冷机构、轮辐水冷机构及隔膜介质,本发明一种混合冷却低压轮毂模具,采用水冷和风冷混合的方式对轮毂模具进行冷却,冷却速度快,可获得的激冷效果更好,下模和边模内的排管结构对应轮毂各部分的厚度进行了整体规划,可使轮毂各部分的冷却速度更加接近,使得轮毂可以整体成型,避免了由于补缩不足轮辐与轮辋交界处有较大缩孔和轮辋缩松缺陷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轮毂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冷却低压轮毂模具,属于轮毂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压铸造工艺是现在各大铝轮毂生产企业使用的主要生产工艺,它以诸多优点为众多厂家所普遍接受,而该工艺过程的核心部件——低压铸造模具的设计开发,则对企业产品的高效低成本生产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在充型过程的初始阶段,铸件的散热主要是热传导,即由模具本身吸收热量,模具升温吸热,铝液降温散热,最终两者达到热平衡,在这个阶段,由于热传导散热很快,而模具与铝液间有较大温差,铝液在凝固时有激冷效果,此时可在铸件外表层凝固成致密组织,机械性能好,上模及边模可成形车轮的轮辋,由于轮辋本身厚度较小,均匀加热会导致轮辋成型较快,会产生铸造缺陷,易发生轮辐与轮辋相接处有较大缩孔,以及产生轮辋缩松缺陷而引发气密性报废的严重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冷却低压轮毂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冷却低压轮毂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边模,所述上模、下模和两个边模可共同围成铸造轮毂的铸造模型,所述边模内均设有轮辋水冷机构,所述轮辋水冷机构包括分流管、上导流管和下导流管,所述上导流管和下导流管通过三通管与分流管连通,所述下模的内部设有轮辐风冷机构、轮辐水冷机构及隔膜介质,所述轮辐风冷机构包括引风管、出风管和换热风管,所述轮辐风冷机构内设有若干换热风管,所述换热风管的两端均焊接有引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轮辐水冷机构包括引水管、出水管和换热水管,所述轮辐水冷机构内设有若干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两端均焊接有引水管和出水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导流管和下导流管在边模内均呈蛇形排列,所述分流管设置在边模的中部,所述上导流管在接近分流管处紧密排列,所述上导流管在接近分流管处排列稀疏,所述下导流管在接近分流管处紧密排列,所述下导流管在远离分流管处排列稀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风管和换热水管在下模内呈多角星状排列,所述换热风管的进风端与出风端紧邻,所述换热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紧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换热风管和若干换热水管在换热水管间隔分布,相邻所述换热风管和换热水管之间设有隔膜介质,所述隔膜介质为陶瓷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导流管、下导流管、换热水管和换热风管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换热风管的连接端位于轮毂轴承与轮辐交界处下方,所述换热水管的连接端位于轮辐与轮辋交界处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冷却低压轮毂模具,采用水冷和风冷混合的方式对轮毂模具进行冷却,冷却速度快,可获得的激冷效果更好,下模和边模内的排管结构对应轮毂各部分的厚度进行了整体规划,可使轮毂各部分的冷却速度更加接近,使得轮毂可以整体成型,避免了由于补缩不足轮辐与轮辋交界处有较大缩孔和轮辋缩松缺陷的现象,提高了轮毂的生产质量和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轮辐风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轮辐水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众异特巧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众异特巧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铸造加压参数自动生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用的真空电磁搅拌吸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