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平台信息交换的语义缺失自动纠错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4887.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0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232 | 分类号: | G06F40/232;G06F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胡时冶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信息 交换 语义 缺失 自动 纠错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平台信息交换的语义缺失自动纠错处理方法及系统,属于跨平台信息交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跨平台信息交换语义缺失纠错存在的纠错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形成映射表;经由服务接口接收对端平台的语义数据;对接收的对端平台的语义数据进行语义转换;识别、记录缺失语义数据,并提示用户补充缺失语义数据;监测缺失语义数据是否被补充,若是,则对已被补充的缺失语义数据进行语义转换,若否,重复提示用户补充缺失语义数据,直至监测到缺失语义被补充。实现了跨平台信息交换的语义缺失自动纠错,减少了语义缺失纠错时间,提高了纠错效率,并减少了人工干预、交互失败数据的重复请求交互量,提升了平台间的交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平台信息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平台信息交换的语义缺失自动纠错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很多企事业单位同时使用着各应用业务系统,然而,各应用业务系统往往存在着系统架构不统一、数据不统一等数据孤岛问题,各应用系统有各自的语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跨平台数据交换,以及语义转换,将其他平台的数据转换为用户平台系统可识别的数据符号。
然而,语义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系统应用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如果语义维护未跟上系统应用的脚步,从而导致语义缺失,并最终导致交互失败。一般的做法是查找并补充缺失语义后,对端平台重新传递;但是,如果解决语义问题之前,有多批量数据存在相同语义缺失问题,此时这些存在相同语义缺失数据的交互便都会失败,对端平台必须全部重新发起传递,影响双方系统的稳定和性能,传递不及时还会存在业务数据长时间延迟,影响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跨平台信息交换的语义缺失自动纠错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跨平台信息交换的语义缺失纠错存在的纠错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平台信息交换的语义缺失自动纠错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对端平台语义数据与用户平台语义数据的映射关系,形成映射表;
提供与对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服务接口,经由所述服务接口接收对端平台的语义数据;
根据所述映射表对接收的对端平台的语义数据进行语义转换;
识别、记录缺失语义数据,并提示用户补充缺失语义数据;
监测缺失语义数据是否被补充,若是,则对已被补充的缺失语义数据进行语义转换,若否,则每间隔预设时间,重复提示用户补充缺失语义数据,直至监测到缺失语义被补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跨平台信息交换的语义缺失自动纠错,减少了语义缺失纠错时间,提高了纠错效率,同时减少了人工干预以及交互失败数据的重复请求交互量,提升了平台间的交互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接口的数量与接收到的对端平台语义数据的业务类型数量对应。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便于使用户平台接收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映射表对接收的对端平台的语义数据进行语义转换,具体包括:将对端平台的语义数据转换为所述映射表中与该语义数据相对应的用户平台语义数据。
进一步地,记录缺失语义数据,具体包括:在语义日志表中对缺失语义数据以及与之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行归类记录。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在对已被补充的缺失语义数据进行语义转换时,相同的缺失语义数据一同被转换,进而修复了与该缺失语义数据对应的所有原始数据。
进一步地,监测缺失语义数据是否被补充,具体包括:每间隔预设时间,提取语义日志表中的缺失语义数据到映射表中进行查询,若在映射表中查询到该缺失语义数据,则所述缺失语义数据已被补充,否则未被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