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地公园人工鸟岛结构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5324.9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咏红;李盼盼;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A01G17/00;A01G20/00;A01G22/00;A01G22/60;E02B17/00 |
代理公司: | 11544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翠<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区 浅水区 构建 主岛 湿地公园 岛结构 水生植物 水质净化效果 草本植物 改造 灌木植物 乔木植物 生态护岸 生态景观 湿生植物 工程量 过渡带 锯齿状 面积比 外轮廓 生境 周长 乔木 灌木 种植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地公园人工鸟岛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将人工鸟岛的外轮廓改造成锯齿状,并满足人工鸟岛周长面积比PAR指数大于或等于5%以上;将人工鸟岛自内而外依次构建主岛区、草甸区、浅水区、中深水区、深水区,且在洪水位以下采用生态护岸;在所述主岛区、草甸区、浅水区、中深水区、深水区内种植乔木植物、灌木植物、草本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形成乔木‑灌木‑草本‑湿生‑水生的横向植物过渡带;对所述主岛区、草甸区、浅水区、中深水区、深水区内植物进行常规维护。本发明是对现有岛屿的改造,整体工程量小,具有岛屿岸线范围广、生境类型多、水质净化效果好、生态景观好、改造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地公园人工鸟岛结构的构建方法,尤其适合北方具有开阔水面和雨洪调蓄功能的湿地公园。
背景技术
鸟岛作为一种鸟类重要的栖息地,是鸟类觅食栖息、活动和繁殖的重要场所。随着人类对自然大力开发,自然环境质量下降,鸟类生存空间急剧减少,威胁到野生鸟类的迁徙、生存和繁衍,导致多种珍稀野生鸟类濒临灭绝。根据联合国研究项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生存面临的诸多威胁中,鸟类栖息地的生境退化或破坏对鸟类威胁最为严重,并使得全球鸟类总数减少25%。因此,恢复鸟类栖息地,为鸟类提供迁徙通道、生存和繁衍的生态空间,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针对于鸟岛整治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人工鸟岛建造、分区等方面。例如,公告号为CN107010178A的一种可随水面上下浮动的人工鸟岛,该方法通过设置底板通过多根钢管桩埋设在水底淤泥层中,底板上设有多个导向筒,可保证岛体随水面波动而上、下浮动,稳定性较好,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性强;公告号为CN205249867U的一种城市湿地鸟岛模型,该方法将鸟岛模型分为沙质裸地区、植物种植区和泥质裸地区,模拟鸟类原生态环境;公告号为CN106542639A的适用于城市公园湖泊的人工生态鸟岛,通过营造浅水泥滩区、挺水植物种植区、湿生草本植物种植区、乔木种植区、浅滩地区五大生境区,为多种常见水鸟提供栖息环境。
但在实际设计中,上述鸟岛构造较为简单,未充分考虑各类鸟类所需水位界限,对鸟类对食源植物、栖息植物的分析不明,且鸟岛边缘与水面接触面积有限。因此,如何根据不同鸟类的需求,从岛身形状、水位、鸟类觅食、营巢等角度来考虑,利用尽可能小的空间,构建满足多种鸟类需求的生物栖息地仍是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湿地公园人工鸟岛结构的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通过改变岛身的边缘形状增加鸟岛周长,增加与水面接触范围,构建适宜游禽、涉禽、陆禽、鸣禽等各种鸟类觅食、栖息、繁殖的湿地公园鸟岛生态系统,从改变鸟岛形状和增加鸟岛生态异质性两方面来设计,并且考虑鸟类生物习性、景观搭配、观赏效果,采用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吸引鸟类来此营巢、繁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公园人工鸟岛结构的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
A、将人工鸟岛的外轮廓改造成锯齿状,并满足人工鸟岛周长面积比PAR指数大于或等于5%以上;
B、将人工鸟岛自内而外依次构建主岛区、草甸区、浅水区、中深水区、深水区,且在洪水位以下采用生态护岸,所述主岛区为高于洪水位的区域,所述草甸区为常水位与洪水位之间的区域,所述浅水区为水深在0~0.3m的区域,所述中深水区为水深在0.3~1.0m的区域,所述深水区为水深大于1.0m的区域,所述草甸区通过孤植、丛植或群植的方式在草坪中间构建植物群体组形成植物甸区;
C、在所述主岛区、草甸区、浅水区、中深水区、深水区内种植乔木植物、灌木植物、草本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形成乔木-灌木-草本-湿生-水生的横向植物过渡带;
D、对所述主岛区、草甸区、浅水区、中深水区、深水区内植物进行常规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5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