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性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7336.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兆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02;C04B18/08;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冲击性 混凝土 制备工艺 混凝土技术领域 水溶性聚苯胺 多孔凝灰岩 硅酸盐水泥 抗冲击性能 粉煤灰 金属纤维 纤维填料 重量份数 减水剂 结合性 增强剂 中纤维 混凝 矿粉 漂珠 石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性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解决了因混凝土中纤维与各组分原料间的结合性较差,而导致混凝土整体抗冲击性能不佳的问题。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160~190份;硅酸盐水泥340~360份;中砂540~680份;石子1050~1100份;增强剂4~6份;减水剂2.5~3.5份;矿粉110~120份;粉煤灰60~85份;多孔凝灰岩25~55份;金属纤维8~16份;纤维填料8~12份;水溶性聚苯胺2.5~5.5份;漂珠9~15份。本发明中的抗冲击性混凝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冲击性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外加剂、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在公告号为CN107188476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土配方,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水泥100~150份;铁粉5~25份;中砂807.6份;粉煤灰50~70份;废弃物煅烧料15~34份;外加剂15~30份;水170~190份;引气剂1.12份;玻璃纤维4份;石屑485~520份;碎石1050~1100份。
上述专利中,加入废弃物煅烧料,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并加入玻璃纤维提高混凝土的韧性,但废弃物煅烧料的稳定性较差,其用于混凝土的制备时,与其他各组分原料的结合性较差,且与玻璃纤维的配合效果较差,而导致混凝土整体的抗冲击性能较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混凝土中纤维与各组分原料间的结合性较差,而导致混凝土整体抗冲击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性混凝土,通过加入金属纤维,并使其表面被氧化的同时与纤维填料之间起到良好的配合效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冲击性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水160~190份;
硅酸盐水泥340~360份;
中砂540~680份;
石子1050~1100份;
增强剂4~6份;
减水剂2.5~3.5份;
矿粉110~120份;
粉煤灰60~85份;
多孔凝灰岩25~55份;
金属纤维8~16份;
纤维填料8~12份;
水溶性聚苯胺2.5~5.5份;
漂珠9~1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矿粉和粉煤灰是良好的填充剂,其填充在各组分之间,减小抗冲击性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抗冲击性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大大提高。增强剂对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强度起到一定的增强作用,其能够填充在各组分原料间的缝隙中,并与各组分原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进而能够提高抗冲击性混凝土的整体品质,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抗冲击性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漂珠是一种能浮于水面的粉煤灰空心球,由于漂珠的厚壁和很高的抗压强度,且在抗冲击混凝土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使抗冲击性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兆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兆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