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拖二正压烘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7520.X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9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海;何鸥;李申明;许波;刘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9/00 | 分类号: | C10B2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器 第二燃烧器 空气进气管 煤气进气管 支路 烘炉装置 进气口连接 煤气调节阀 进风口 控制箱 炭化室 一拖二 两套 正压 高能点火器 空气风机 设备连接 切断阀 热电偶 烘炉 电缆 煤气 | ||
本发明涉及一拖二正压烘炉装置,包括两套燃烧器、煤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两套燃烧器分别对应两孔炭化室,分别为第一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器,所述煤气进气管上设有煤气保护切断阀,煤气进气管的一支路通过第一煤气调节阀与第一燃烧器的进气口连接,煤气进气管的另一支路通过第二煤气调节阀与第二燃烧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进气管的入口设有空气风机,空气进气管的一支路与第一燃烧器的进风口连接,空气进气管的另一支路与第二燃烧器的进风口连接,第一燃烧器、第二燃烧器上分别设有热电偶和高能点火器,烘炉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控制箱通过电缆与各设备连接。本发明能够同时满足两孔炭化室烘炉的需求,减少烘炉装置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炉装置,特别涉及一拖二正压烘炉装置。
背景技术
炼焦炉主要部位由硅砖砌成,为使密封性好,要采用异形砖砌筑。通常一座大型炼焦炉要使用400种以上的砖,有的特大型焦炉砖型甚至超过1000种。烘炉是焦炉投产前重要而又复杂的工艺技术过程,其质量优劣对焦炉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烘炉升温曲线控制硅砖膨胀率,对保证焦炉的寿命有直接关系,温度越是稳定并接近升温曲线其烘炉的质量越是优质,一般烘炉天数50~60天。
目前7.63m及以上焦炉几乎都采用正压烘炉方式进行烘炉。现有的正压烘炉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使用的正压烘炉装置为一拖一形式,即一套正压烘炉装置只能对应焦炉一孔炭化室进行烘炉,因此需要正压烘炉装置数量大。
2、正压烘炉装置成本高昂。
3、正压烘炉装置电能消耗量大。
4、正压烘炉装置安装及拆卸工作量大。
5、由于目前正压烘炉装置均为现场操作,烘炉人员劳动强度大。
6、当装置故障或火焰非计划性熄灭时,不能及时通知烘炉人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拖二正压烘炉装置,同时满足两孔炭化室烘炉的需求,减少烘炉装置的使用数量、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集中监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拖二正压烘炉装置,包括两套燃烧器、煤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两套燃烧器分别对应两孔炭化室,分别为第一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器,所述煤气进气管上设有煤气保护切断阀,煤气进气管的一支路通过第一煤气调节阀与第一燃烧器的进气口连接,煤气进气管的另一支路通过第二煤气调节阀与第二燃烧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进气管的入口设有空气风机,空气进气管的一支路与第一燃烧器的进风口连接,空气进气管的另一支路与第二燃烧器的进风口连接,第一燃烧器上设有第一热电偶和第一高能点火器,第二燃烧器上设有第二热电偶和第二高能点火器,一拖二正压烘炉装置,还包括控制箱,煤气保护切断阀、第一煤气调节阀、第一热电偶、第一高能点火器、第二煤气调节阀、第二热电偶、第二高能点火器及空气风机分别通过电缆与控制箱连接。
所述的第一煤气调节阀与第一燃烧器的进气口之间的煤气管路、第二煤气调节阀与第二燃烧器的进气口之间的煤气管路为金属软管,其余的煤气管路为金属硬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同时满足两孔炭化室烘炉的需求,减少烘炉装置的使用数量、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同时实现对所有烘炉装置集中监控,烘炉现场出现的报警能够及时准确的通知烘炉人员,降低烘炉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器原理图。
图3为电磁阀控制系统图。
图4为风机控制系统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化余热分布式利用方法及其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循环热交换焦油分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