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久性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7865.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3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兵;余小进;常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同宝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3 | 分类号: | D06M15/53;D06M11/38;D06M16/0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整理 涤纶织物 涤纶 端氨基聚乙二醇 抗静电剂 醛基 预处理 碱法预处理 四甲基哌啶 后处理 烧碱 氨基反应 氮氧化物 涤纶纤维 纺织染整 生产能耗 纤维表面 氧化处理 织物强力 织物损伤 羟基转化 酯键水解 工艺流程 持久性 手感 接枝 漆酶 羟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久性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方法,属于纺织染整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既有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持久性不够、织物强力或手感降低等问题。本发明借助烧碱进行涤纶预处理,使纤维表面酯键水解产生羟基;再以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和漆酶处理,使涤纶纤维上的羟基转化成醛基;最后通过醛基与抗静电剂端氨基聚乙二醇中氨基反应,实现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工艺流程包括:涤纶碱法预处理、涤纶氧化处理、接枝抗静电剂端氨基聚乙二醇、水洗和干燥后处理。通过本发明进行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具有生产能耗低、整理效果持久和织物损伤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性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方法,属于纺织染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是常用合成纤维原料,在服装面料应用广泛;与棉纤维相比,涤纶不仅具有较强的纤维强度,手感滑爽,且具有优良的保型效果,因此也大量用于窗帘、幕布、床上用品等家纺领域。但另一方面,由于涤纶纤维缺少亲水性基团,使得涤纶吸湿性差,易产生静电且难以逸散,因此实际应用中涤纶较易产生静电,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涤纶织物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为了拓展涤纶织物服装舒适性和应用范围,有必要进行抗静电整理加工。
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的方法包括如下三类方法。其一,采用具有导电功能的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织物织造,即在合成纤维熔融纺丝过程中添加具有导电功能的材料制成导电型涤纶纤维,但由于受导电材料添加量的限制,此种纤维一般不会达到较理想的抗静电效果,应用也较少。其二,采用涤纶纤维减量法,即采用生物酶法或化学碱法进行涤纶处理,通过水解涤纶纤维表面部分酯键,达到增加纤维表面亲水性基团的目的,该方法对提高织物抗静电效果有一定的作用,但处理不当也易造成较大的纤维强力损伤。其三,织物后整理的方法,即采用无机电解质、阴离子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整理剂,通过浸渍或浸轧焙烘的方法进行整理,其抗静电效果较好,但多数耐洗性较差,抗静电整理效果不够持久;若将抗静电剂与树脂成膜整理相结合,虽然抗静电整理持久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织物手感有明显下降。
由此可见,上述既有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都存在持久性不够、织物强力或手感降低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通过优化抗静电整理工艺,在满足涤纶织物持久性抗静电效果的同时,减少对纤维的损伤等弊病是探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久性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方法,旨在使涤纶获得持久的抗静电整理效果,且对纤维强力和手感影响小,生产能耗较低。
技术方案:一种耐久性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方法,其特征是借助烧碱进行涤纶预处理,使纤维表面酯键水解产生羟基;再以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简称为TEMPO)和漆酶处理,使涤纶纤维上的羟基转化成醛基;最后通过醛基与抗静电剂端氨基聚乙二醇中氨基反应,实现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具体工艺如下:
(1)涤纶碱法预处理:以1~5 g/L烧碱进行涤纶织物预处理,温度95~100℃,时间30~60min;
(2)涤纶氧化处理:经步骤(1)处理的涤纶织物以TEMPO和漆酶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TEMPO 1~5 g/L,漆酶20~100 U/L,温度30~50℃,pH范围4.5~7,时间0.75~2小时;
(3)接枝抗静电剂端氨基聚乙二醇:经步骤(2)处理的涤纶织物以抗静电剂端氨基聚乙二醇进行浸渍处理;
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端氨基聚乙二醇10~50 g/L,温度30~60℃,pH范围6.0~8.0,时间1~2小时;
(4)水洗、干燥后处理:经步骤(3)处理后涤纶织物以去离子水充分净洗,60℃烘干。
一种耐久性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方法,所述涤纶织物是以涤纶纤维为原料的梭织类或针织类织物;所述端氨基聚乙二醇是分子量为400~2000、且分子两端均为氨基的含双官能团聚乙二醇。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同宝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同宝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