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鞍状碳化铌微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8055.1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2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李鑫峡;张晨;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914 | 分类号: | C01B32/9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鞍 碳化 铌微晶 制备 方法 | ||
此发明涉及一种马鞍状碳化铌微晶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制备方法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法;制备条件是高温低压;制备过程是将摩尔比1:1的高纯碳粉和铌粉均匀混合研磨压片,放入直流电弧反应腔室内,调整好阴阳两极距离,在特定条件(氮气、气压10‑40kPa和电流75‑85A等)下起弧、反应、冷却钝化后,既在阳极石墨锅下沿处获得马鞍状碳化铌微晶,其结构单元为片层状碳化铌堆积而成的三棱椎体,形似马鞍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耗材少、重复性高,同时又能保证样品产率与纯净度。此方法制备的马鞍状碳化铌微晶形状规则、尺寸均一,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马鞍状碳化铌微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铌(NbC)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超硬材料的设计制备过程中,一般为黑色粉末,属氯化钠型立方晶系。目前在碳化铌的应用研究中,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碳化铌所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获得不同形貌和尺度的碳化铌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碳化铌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合金法、热还原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湖北工程学院的杜军等人通过五氧化二铌热还原法制备出狼牙棒状氮掺杂碳化铌。河北科技大学的崔照雯等人以铌粉和石墨为原料用机械合金法制备出超细碳化铌。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备方法、反应原料、实验环境、生长氛围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具有特殊形貌的碳化铌纳米功能材料的获得非常困难,阻碍了碳化铌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复性高、经济实惠、稳定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法制备马鞍状碳化铌微晶。
本专利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按照摩尔比1:1,将高纯碳粉和铌粉均匀混合并充分研磨。
2.经研磨后的混合物放入压片机中,压制成高度2-4mm、直径1cm的圆柱形薄片。
3.将薄片放入定制的石墨锅中,石墨锅与水冷阳极相连。阴极钨棒位于反应腔室内部的左方,与右方的阳极石墨锅的轴线重合,调节阴阳两极距离至适当位置。
4.向水冷系统(阴阳两极和冷凝壁套筒)通入循环冷却水,关闭反应腔室密门,将腔室内气压抽至低于10Pa,洗气两次后通入氮气,使气压升至10-40kPa并保持不变。
5.设置电流区间为75-85A,起弧放电反应5-10分钟后切断电源,继续冷却钝化4-6小时至室温,既在阳极石墨锅下沿处得到纯净的马鞍状碳化铌微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积极进步的效果在于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可一步获得纯净的马鞍状碳化铌微晶。
附图说明
图1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马鞍状碳化铌微晶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
图3马鞍状碳化铌微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图4马鞍状碳化铌微晶的局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放大图。
图5马鞍状碳化铌微晶的选区电子能谱分析(EDS)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质特点更易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尽阐述。但以下关于实施例的描述及说明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图1为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结构示意图,除标示的钨棒阴极及与石墨锅相连的阳极外,1为反应腔室外层腔体,2、3为外层腔体循环冷却水进出口,4为内层水冷套筒,5、6分别为内层水冷套筒进出水口,7、8为阳极系统冷却水进出口。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隔壁塔提纯二硫化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高纯碳化硅粉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