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8087.1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宋鸿誉;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丁浩秋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梁 挠度 弹性刚度 弹性挠度 弯矩 钢筋 空间受力结构 有效地控制 测试 挠度计算 竖向位移 检测 跨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测试方法,包括步骤:检测钢筋混凝土梁的弯矩,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的实配钢筋;根据弯矩和实配钢筋得到各跨梁的长期刚度;检测空间受力结构的竖向位移;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弹性挠度值,得到弹性刚度与长期刚度比;将弹性刚度与长期刚度比与弹性挠度值的乘积作为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值。可以适用于所有梁的挠度计算,且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梁的挠度值满足规范限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绝大部分楼盖结构为空间受力结构,一般难以简化成单根梁进行计算。目前在验算梁挠度时存在较大的问题,其挠度验算的过程为:
1)按空间结构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梁的内力和配筋;
2)按计算的配筋值进行实配钢筋;
3)对梁上各节点根据支承关系判断为支座、非支座或自由端,相邻支座间的梁段为一跨梁,支座至自由端为一根悬挑梁。对支座或非支座可人为进行调整,支座可定义为简支或固端;
4)根据弯矩和实配钢筋计算出各跨梁的长期刚度;
5)对各跨梁,独立取出梁及其上相应的荷载作为单跨梁,按梁端为简支、固端或自由端相应的挠度系数进行挠度计算。
挠度验算时,将连续梁拆分为单跨梁,考虑的边界条件相对简单:完全简支、固端或自由端。
上述方法可以适用于跨度和荷载差异均不大的连续梁。对于跨度相差较大、大悬挑或荷载相差较大的梁均不适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测试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梁的挠度计算,且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梁的挠度值满足规范限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检测钢筋混凝土梁的弯矩,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的实配钢筋;
S02:根据弯矩和实配钢筋得到各跨梁的长期刚度;
S03:检测空间受力结构的竖向位移;
S04: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弹性挠度值,得到弹性刚度与长期刚度比;
S05:将弹性刚度与长期刚度比与弹性挠度值的乘积作为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值。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挠度值其中,a为挠度系数,q为荷载,l为跨度,f(q,l)为与荷载和跨度相关的函数,EI为弹性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方法计算梁挠度的边界条件与实际空间的边界条件相同,考虑了空间受力,考虑了支座竖向变位和转角。适用于所有梁的挠度计算,且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梁的挠度值满足规范限值,使结构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