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模块消光比自适应调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8477.9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周本军;胡俊豪;李欢;韦宜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3 | 分类号: | H01S3/13;H01S5/068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卢胜斌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自适应 调整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器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消光比自适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光模块消光比自适应调整装置包括探测器、激光器、异步控制中心、偏置电流产生模块、偏置电流测量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微控制中心、调制电流产生模块及电压参考VREF;采用本发明方案后,装置可根据激光器电流的变化自动对作用在激光器上的偏置电流、调制电流进行修正,从而光模块在宽温度范围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光功率和消光比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器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消光比自适应调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信息网络中,光纤通信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缆传输技术,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信息网络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光模块为光纤通信网络的核心器件,其需求量越来越大、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针对光模块的设计、生产,消光比是衡量光模块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不采取任何补偿措施的情况下,消光比会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出现很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传输误码率激增。在实际设计中,消光比太小,会导致接收灵敏度的降低,而消光比过大,则会劣化光眼图,同样会降低接收灵敏度;故在宽温范围内(-40℃~85℃)消光比必须保持在一定较窄的范围内,才能确保接收灵敏度,进而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在以往的消光比稳定方法中,大部分是基于开环控制,其优点是实现简单,能将消光比稳定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但此范围的消光比对激光器的一致性要求较高,不利于光模块的批量生产,影响成品率,且生产、调试过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模块消光比自适应调整装置,所述光模块消光比自适应调整装置包括探测器LD、激光器PD、异步控制中心、偏置电流产生模块、偏置电流测量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微控制中心、调制电流产生模块及电压参考VREF;
其中,探测器与电流检测电路连接,电流检测电路分别与异步控制中心、微控制中心连接,电压参考VREF、电流检测电路同时与异步控制中心连接,异步控制中心与偏置电流产生模块连接,偏置电流产生模块分别与激光器和偏置电流测量电路连接,偏置电流测量电路以及电流检测电路分别与微控制中心连接,微控制中心与调制电流产生模块相连接,调制电流产生模块与偏置电流产生模块分别连接到激光器。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激光器发出的光,并将探测到的光转换成电流输出值电流检测电路;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出探测器的输出电流,将检测结果输出至微控制中心,以及将所述检测结果转换成探测器电压值输出至异步控制中心;
所述异步控制中心用于比较参考电压VREF与所述探测器电压值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自动修正需要输出的偏置电流,并输出到偏置电流产生模块;
所述偏置电流产生模块用于根据异步控制中心输入结果产生偏置电流驱动激光器发光,并将偏置电流复制输出到偏置电流测量电路;
所述偏置电流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偏置电流产生模块产生的偏置电流,并将结果输出至微控制中心;
所述微控制中心用于根据偏置电流测量电路测量出的偏置电流、电流检测电路测量的探测器电流计算得出需要的调制电流,并将该调制电流数据输出至调制电流产生模块;
所述调制电流产生模块用于根据微控制中心输入的调制电流数据产生相应的调制电流,根据该调整电流驱动激光器实现“0”、“1”数据变化。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后,装置可根据装置可根据激光器电流的变化自动对作用在激光器上的偏置电流、调制电流进行修正,从而光模块在宽温度范围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光功率和消光比输出。
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消光比的自适应调整,申请人在本发明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光模块消光比自适应调整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