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栽培苜蓿的抗旱基质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9495.9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浩;路鹏;田秋英;侯龙鱼;宋世环;任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4/10 | 分类号: | A01G24/10;A01G24/15;A01G24/20;A01G24/3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赵青朵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苜蓿 生长调节剂 基质 沙质土壤 栽培基质 腐殖酸 表型 果胶 蛭石 抗旱 栽培 干旱胁迫 谷氨酸钠 健康植株 抗旱能力 硫酸亚铁 植物生理 粗蛋白 硫酸锌 生物量 钼酸铵 根系 硼砂 叶片 应用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栽培苜蓿的抗旱基质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基质包括沙质土壤、蛭石、腐殖酸、果胶和生长调节剂;所述生长调节剂由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锌、硼砂和谷氨酸钠组成。本发明以沙质土壤、蛭石、腐殖酸、果胶和生长调节剂作为苜蓿栽培基质的有效成分,并合理配置生长调节剂中的组成,通过改善苜蓿栽培基质的方式,使得苜蓿能够在干旱胁迫下依然维持健康植株表型,并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地上部含水量、叶片粗蛋白含量和较佳的根系表型,实现了增强苜蓿抗旱能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栽培苜蓿的抗旱基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气候持续变暖,全球性干旱现象愈加严峻。目前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的状态。干旱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胁迫因子。水分亏缺通过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及牧草大面积减产,对农业、牧草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带来及其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干旱对农作物和牧草生产造成的影响在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占据首位。因此,如何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成为当前农业和牧草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苜蓿是我国半干旱区广泛栽培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特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在我国人工牧草种植中种植面积最大,现存种植面积为104.5万公顷,占全国人工草地种植面积的78.5%。近来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发展和“草、畜、肥、粮”旱作节水型农业结构的调整,苜蓿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此,苜蓿在我国农牧交错区农业结构调整和草地生态农业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苜蓿属于深根系植物,对土壤水分消耗十分强烈,土壤干燥化现象普遍发生,导致苜蓿生产逐渐减缓,产草量持续下降,致使苜蓿草地退化,对畜牧业饲料的供应产生障碍,制约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抗旱苜蓿品种的筛选虽已成为提高苜蓿抗旱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发达的根系往往作为苜蓿抗旱能力强的一个主要筛选指标。但是发达的根系势必会进一步增强苜蓿的耗水性,加剧土壤干旱,进一步产生土壤水分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从苜蓿长期生产和环境可持续的角度为出发点,进行培养基质的配比研究,通过改善苜蓿生长的微环境,增强苜蓿根际周围的保水性能,提高苜蓿的抗旱能力势必会成为一种简洁、高效、可持续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栽培苜蓿的抗旱基质,使得所述基质能够提高苜蓿的抗旱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栽培苜蓿的抗旱基质,使得所述基质能够提高苜蓿在干旱胁迫下的地上部含水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栽培苜蓿的抗旱基质,使得所述基质能够提高苜蓿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物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栽培苜蓿的抗旱基质,使得所述基质能够提高苜蓿在干旱胁迫下的根系大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栽培苜蓿的抗旱基质,使得所述基质能够提高苜蓿在干旱胁迫下的叶片粗蛋白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栽培苜蓿的抗旱基质,包括沙质土壤、蛭石、腐殖酸、果胶和生长调节剂;所述生长调节剂由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锌、硼砂和谷氨酸钠组成。
针对目前苜蓿耐旱品种的局限性,本发明通过优化栽培基质来实现提高苜蓿抗旱能力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沙质土壤、蛭石、腐殖酸和果胶的体积比为(2.4-4.8):(1.2-3.6):(0.12-0.36):0.12;更优选为(2.4-4.8):3.0:0.24:0.12。所述沙质土壤的含沙量优选>6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上述四种基质按照以上比例混匀后装盆,盆的体积是7.0dm3,每盆可添加20-80mg生长调节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9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磷化污泥制营养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彩叶杨树的盆栽基质及盆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