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爆珠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9507.8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韩东;卢宏军;王永恒;张洪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珠 成像模块 线性CCD 滤棒 图像处理模块 在线检测装置 数字光源 检测 光学模块 出射光 上位机 破裂 光学模块设置 异常情况检测 图像确定 自动检测 反射光 筛检 图像 拍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爆珠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爆珠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上位机、数字光源调节模块、光学模块、线性CCD成像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上位机分别与数字光源调节模块和线性CCD成像模块连接;光学模块设置在数字光源调节模块的出射光路上;待检测的带爆珠滤棒放置在光学模块的反射光路上;线性CCD成像模块设置在带爆珠滤棒的出射光路上;图像处理模块与线性CCD成像模块连接,由线性CCD成像模块拍摄带爆珠滤棒的图像,由图像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图像确定带爆珠滤棒中爆珠的位置及破裂情况,实现爆珠位置及破裂情况的实时、在线、自动检测,降低人工筛检的劳动强度,提高爆珠异常情况检测效率及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棒爆珠在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爆珠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滤棒爆珠在线光电检测技术,来源于烟厂和滤棒厂对滤棒爆珠在线光电检测技术的实际需求。滤棒添加爆珠的新型烟支最近几年在国内外盛行,爆珠由滤棒成型机添加在滤棒中,经过一段时间放置使丝束固化之后将滤棒送到卷烟机上进行生产。但在爆珠滤棒生产过程中,由于外力的原因或者爆珠自身就带有裂痕的原因,导致爆珠内部加入的香油脂全部或者部分挥发,由此造成比较严重的产品质量事故。
目前国内滤棒爆珠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筛检,将固化后的爆珠滤棒放到一个打有背光的传送带上,操作人员根据透光情况判断爆珠的缺失和破损情况。此种人工筛查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灯光投射对操作人员的视力伤害也大,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及接触污染,并且检测标准不一,没有严格的量化标准,筛检结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爆珠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以解决滤棒爆珠人工筛检方法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且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爆珠在线检测装置,所述爆珠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上位机、数字光源调节模块、光学模块、线性CCD成像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所述数字光源调节模块和所述线性CCD成像模块连接;所述光学模块设置在所述数字光源调节模块的出射光路上;待检测的带爆珠滤棒放置在所述光学模块的反射光路上;所述线性CCD成像模块设置在所述带爆珠滤棒的出射光路上;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与所述线性CCD成像模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光学模块包括楔形玻璃导光带和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楔形玻璃导光带依次设置在所述数字光源调节模块的出射光路上;由所述数字光源调节模块发出的光源光线经所述第一偏振片后,形成第一线偏振光,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带爆珠滤棒的丝束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经过所述楔形玻璃导光带后均匀的漫反射进入所述带爆珠滤棒。
可选的,所述楔形玻璃导光带的平整面与所述带爆珠滤棒平行。
可选的,所述线性CCD成像模块包括线性CCD、线性镜头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所述线性镜头以及所述线性CCD依次设置在所述带爆珠滤棒的出射光路上;由所述带爆珠滤棒出射的漫反射光线经所述第二偏振片后,形成第二线偏振光,所述第二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线性镜头与所述带爆珠滤棒正对;且所述线性镜头表面与所述带爆珠滤棒平行。
一种爆珠在线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珠在线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图像处理模块获取线性CCD成像模块拍摄的待检测的带爆珠滤棒的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图像确定所述带爆珠滤棒中爆珠的位置及破裂情况。
可选的,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图像确定所述带爆珠滤棒中爆珠的位置及破裂情况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9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