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健皇菊茶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9927.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2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宝泉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1182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工艺 涩味 氨基酸类 缓解压力 汤色清澈 化学物 黄酮类 抗氧化 抗肿瘤 自由基 冲泡 初烘 复烘 干缩 甘醇 卷边 抗菌 摊放 足火 萜类 醌类 花瓣 菊花 香气 清香 采摘 花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皇菊茶及其制备工艺。所述保健皇菊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摘、摊放、净花、初烘、复烘、足火。本发明所述保健皇菊茶花瓣完整无卷边,无明显干缩,冲泡后花朵色泽金黄,汤色清澈透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甘醇,具有菊花特有的涩味,含有黄酮类、萜类、氨基酸类和蔥醌类化学物等营养成分,具有抗菌、消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肿瘤的作用,还可以愉悦心情,缓解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健皇菊茶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病痛等,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菊花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对眼镜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也有详细的记载:性苷,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褚风头痛、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菊花中含有挥发油、菊苷、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可抗病原体,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中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实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且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植物的精华在于花果。菊花花瓣中含有17中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较高。此外,还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因而具有一般蔬菜无法比拟的作用。
发明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对菊花茶的饮用不再仅局限于药用保健功能。所以除了要求菊花茶具有饮用价值以外,还需要其存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皇菊茶的制备工艺,通过吸收传统工艺的优势,克服不足,得到具有成朵外形的保健皇菊茶。
传统菊花茶的加工工艺一般为采花→蒸花→晒干→收花,生产的菊花茶有花香,叶色均匀,汤色黄明亮,但是冲泡后缺少观赏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皇菊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摘、摊放、净花、初烘、复烘、足火。
具体地,所述保健皇菊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摘:皇菊花瓣舒展平直、花心散开80~90%时,双手托住花朵进行采摘;
步骤S2摊放:将皇菊花心朝上,在温度20~35℃摊放10~15小时;
步骤S3净花:对皇菊表面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然后均匀摆放在烘干架上;
步骤S4初烘:用烘干机进行初烘,温度40~45℃,烘干至含水量达到40~50%,随后及时摊晾,摊晾温度20~35℃,摊晾时间60~90分钟;
步骤S5复烘:用烘干机进行复烘,温度45~50℃,烘干至含水量达到15~20%,随后及时摊晾,摊晾温度20~35℃,摊晾时间60~90分钟;
步骤S6足火:用烘干机进行足火,温度60~65℃,烘干至含水量达到9~10%,随后及时摊晾,摊晾温度20~35℃,摊晾时间80~100分钟,得到所述保健皇菊茶。
上述方法省略了高温蒸花工艺,首先通过摊放,延长加工时间,促进菊花内部成分的转化;接着烘干工序采用分段烘干,借助温度逐步提高,有利于水分的散失和香气物质的聚集;然后运用较高温度足火,使得低熔点芳香物质较快挥发,花香更为纯和,冲泡后香气挥发更为突出。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菊花茶具有完整成朵外形,香气和滋味更能适应消费人群。
进一步地,所述保健皇菊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宝泉,未经孙宝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9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萃高浓茶饮
- 下一篇:有机硒大麦茶生产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