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传输交通信号通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0653.8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2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峰;黄溅华;王昕;曾庆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C17/02;H04W12/0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信号 无线传输 传输数据 无线传输技术 信号传输延迟 信息发送效率 中心服务器 传输 安全防护 传输信号 快速传输 同一频率 波段 通信 加密 真实性 拦截 高峰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输交通信号通信的方法,涉及交通信号无线传输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S2、S3、S4和S5。本发明原理简单,具有快速传输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将传输信号控制在同一频率波段,可以有效的提高信息发送效率,避免因传输高峰导致出现信号传输延迟的问题,使得中心服务器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现场的第一手数据,在传输数据时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使得数据在无线传输时更加安全,避免有不法分子对传输数据进行拦截串改的问题,保证的数据的真实性,提高了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信号无线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线传输交通信号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越来越普及,城市所面临的交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交通拥挤以及由之所导致的时间损失、能源消耗、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因此需要通过现场监控对各路段的车辆行驶状况进行监控,同时对不安规则行驶的驾驶人员进行严厉处罚,确保车辆文明行驶。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交通信号实时传输系统(授权公告号CN102819961B),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交通信号实时传输系统,属于交通信号传输领域。它包括路况信息采集模块、中心服务器模块和信号接收终端;路况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经信号发射模块发送至中心服务器模块,所述的中心服务器模块与信号接收终端之间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的信号接收终端内嵌有GPS模块。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实现让司机随时了解前方几个路口信号灯的状态以及路口信号灯切换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让司机合理把握车辆驾驶的策略,最终达到减少燃料消耗等目的,但是,在信号传输的高峰期会出现传输延迟的问题,使得后台人员无法及时得到现场的第一手数据,从而无法及时作出相对措施,另外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不法分子进行拦截串改或删除其中的数据信息,从而导致执法力度下降的问题,使得违法人员可以继续逍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无线传输交通信号通信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传输交通信号通信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传输交通信号通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交通路口建立路况信息采集系统、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采集系统内设置有微处理器和信号传输模块;
S2:建立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内设置信号接收终端、数据处理机和数据存储器;
S3:微处理器在向中心服务器传输交通信号之前先发送请求信号,中心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信号后会反馈一个识别码;
S4:微处理器在得到识别码后通过识别系统进行识别,识别后将信号传输给传输模块,同时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打包,打包后进行加密处理;
S5:传输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加密后的路口交通状态信息传输至中心服务器内的信号接收终端,射频接收终端接收信号后传输至数据处理机,通过数据处理机对接收的频段信息进行处理并显示出来,然后传输至数据存储器进行保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识别码具体为一种射频信号传输的频率波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识别系统还包括识别码获取单元和频率信息分析单元,识别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中心服务器发送的识别码,频率信息分析单元用于根据识别码中的频率进行分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传输模块还包括射频发射模块和频率波段调节模块,频率波段调节模块用于将发射的频率波段信号调节至与识别系统识别后的频率波段信号相匹配,射频发射模块用于通过频率波段发送信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0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