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之舞海棠的组培快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1990.9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林;金莉;宿福园;裴忺;张剑峰;姚延兴;杨守坤;陈绪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75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棠 组培快繁 生根率 组培苗 外植体消毒 外植体选择 初代培养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 成活率 清洗 繁殖 生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之舞海棠的组培快繁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外植体选择与清洗;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与继代培养;生根培养,从而得到火之舞海棠的组培苗。本方法得到的火之舞海棠组培苗生根率高、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达到5.1以上,生根率达到90%以上,而且得到的火之舞海棠生长健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火之舞海棠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火之舞海棠,系北美引进的蔷薇科苹果属小苹果,母父本不详。落叶小乔木,主要优良特征有“四红”,即花色深红、果皮红色、叶色红色及枝皮红褐色,花量大、花期长(超过15天),果实大(直径1.5~2.5cm)、果色红、结果量大、在枝上依次排布,连年结果能力强,挂果期长,经过处理可以挂到第二年一月份,可做行道树,也是观果盆景中的精品树种之一,是观花、观叶、观果的优良树种。
但是火之舞海棠种子繁殖周期长、抗性差,现在多采用嫁接繁殖,但由于接穗较少,不能进行大规模嫁接繁殖,从而限制了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繁殖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火之舞海棠的组培快繁方法。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之舞海棠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选择与清洗:4-5月间从火之舞海棠的母株的健壮枝条上采集含有腋芽的当年生枝条,先用稀释的肥皂水浸泡10min,流水冲洗60min后备用;
(2)外植体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的酒精将清洗干净的外植体消毒30s,无菌水冲洗4次,每次2min;再用0.2%升汞消毒8min,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2min;
(3)初代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处理好的外植体切成含有1个腋芽、长度为1cm-3cm的茎段,接入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5±1℃,光照时间为15h,光强1800-2200Lx;
(4)继代培养:在初代培养基中培养20-25d,腋芽萌发生长出丛生芽,并进一步生长成幼嫩植株的上半部分,将1.5cm-2.5cm的丛芽采取芽间分离的方式分成单独的嫩枝,转接入增殖培养基;
(5)生根培养: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2-26d,基部再生出丛芽,将长度超过2.5cm的嫩枝从芽丛上分离,接入生根培养基,培养50d后,形成健壮的生根苗。
所述的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1.0mg·L-16-BA+0.2mg·L-1NAA+3%蔗糖+0.54%琼脂,pH 5.2-5.5。
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1.0mg·L-16-BA+0.5mg·L-1NAA+3%蔗糖+0.54%琼脂,pH 5.2-5.5。
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培养基中+1.0mg·L-1NAA+0.8mg·L-1ABT+3%蔗糖+0.54%琼脂,pH 5.2-5.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火之舞海棠组培苗的制作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的进步:
1、火之舞海棠的繁殖实现周年化;与嫁接繁殖受时间的限制相比,本发明可以在组培室实现周年繁殖、工厂化生产。
2、采用本发明的组织培养方法得到的火之舞海棠组培苗生根率高、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达到5.1以上,生根率达到90%以上,得到的火之舞海棠生长健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的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涉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未经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1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