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气体池动态进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2174.X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9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子文;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神开气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1;G01N3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贾慧琴;刘琰 |
地址: | 2011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气体 动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气体池动态进样方法,其包含:S1、在样品润洗完气体池后,关闭进样阀,打开真空泵,将气体池抽真空;S2、在不关闭真空泵的同时,不完全打开进样阀,以使得减压表内废气快速排出;S3、关闭真空泵,打开进样阀,让样品气充满气体池;S4、打开放空平衡阀;S5、关闭进样阀,使气体池内压力平衡在0.1MPa;S6、关闭平衡阀,关闭进样阀,进行测试。本发明的进样操作方法,创新地在润洗气体池、抽真空后,不关闭真空泵的情况下,缓慢打开进样阀,并通过调节气体池内的适当压力,使得减压表里在润洗时残存的废气全部排出,避免了因为减压表吸附造成待测气体成分改变而导致的检测误差,提高了检测精度,尤其适用于腐蚀性待测气体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分析操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气体池动态进样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气源在进样前需要通过减压器进行减压以获得需要的压力。常规的减压表内有网状滤芯,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固体颗粒物进入气路。但是当测试气体为腐蚀性气体如HCl、HF等时,因为网状滤芯的高比表面使得气体容易在减压表内产生化学吸附,从而产生较大误差且重复性降低。且在润洗气体池时,减压表内为一个密闭空间,气体逗留时间较长,使吸附量加大,气体实际浓度大大降低。所以引入动态进样法,减少吸附产生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进样方法对于测试腐蚀性气体时容易造成误差,提供一种动态进样法,避免了腐蚀性气体的吸附量大,提高检测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气体池动态进样方法,该方法包含:
S1、在样品润洗完气体池后,关闭进样阀,打开真空泵,将气体池抽真空;
S2、在不关闭真空泵的同时,不完全打开进样阀,以使得减压表内废气快速排出;
S3、关闭真空泵,完全打开进样阀,让样品气充满气体池;
S4、打开放空平衡阀;
S5、关闭进样阀,使气体池内压力平衡在0.1MPa;
S6、关闭平衡阀,关闭进样阀,进行测试。
较佳地,步骤S1中,抽真空至气体池的压力P≤0MPa。
较佳地,步骤S2中,进样阀逐步打开,且不完全打开。
较佳地,步骤S2中,气体池内保持压力0.03-0.05MPa,保持时间为10-15秒。
较佳地,步骤S3中,气体池内压力在0.1-0.15Mpa。
较佳地,步骤S4中,使气体池内压力在0.1MPa(即1个标准大气压)保持10-15秒。
本发明的进样操作方法,创新地在润洗气体池、抽真空后,不关闭真空泵的情况下,缓慢打开进样阀,并通过调节气体池内的适当压力,使得减压表里在润洗时残存的废气全部排出,避免了因为减压表吸附造成待测气体成分改变而导致的检测误差,提高了检测精度,尤其适用于腐蚀性待测气体的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所述的“废气”是指待测气体经减压表滤芯吸附后成本改变的气体。
本文所述的“动态进样”是指在不关闭真空泵,即抽真空状态下,同时缓慢打开进样阀,向气体池进样。
以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红外气体池动态进样的操作方法包含:
S1、在样品润洗完气体池后,关闭进样阀,打开真空泵,将气体池抽真空,此时P≤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神开气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神开气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2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