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河治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2196.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孔铭;荀名红;何文林;鲍国胜;陈如;陈泰仁;黄学军;林忠全;张世充;黄育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建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04;E02F5/28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林朝熙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河 治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河治理工艺,步骤如下:S1、围堰施工:围堰围合出待施工河道区域,并于围堰上端外沿进行冠梁施工;S2、桁车安装;桁车为门字型,桁车下部两端滑动架设于两侧的冠梁上,桁车沿着冠梁长度方向移动;S3、将围堰内的水抽干;S4、在围堰内开挖基坑;先通过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再通过桁车将渣土和垃圾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S5、在基坑内设立支护管撑;S6、在基坑两侧的近河道处土方开挖建设一级驳岸;S7、在基坑内的一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安装截污管道;并在一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回填土;S8、支护管撑拆除;在两侧基坑内的近河道处一级驳岸上方建设二级驳岸;S9、在二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回填土;S10、拆除桁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河治理工艺,属于河道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越发注重中小河道的治理工作,因此,在河道环保治理中,环保清淤工作及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环保清淤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就是经常处理河道淤泥,从而使水质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现如今,一般城区内河治理过程中,沿岸施工场地不足严重制约着项目实施的进度和效率,需协调沿线道路、小区等做为施工场地。合理的治理工艺是保证项目实施的进度和效率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河治理工艺,该内河治理工艺通过设置占用地方小的桁车来实现运输的便利,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且通过设置的一级驳岸和二级驳岸保证水体岸坡不受冲刷,延长使用寿命,造型美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河治理工艺,步骤如下:
S1、围堰施工:围堰围合出待施工河道区域,并于围堰上端外沿进行冠梁施工;
S2、桁车安装;桁车为门字型,桁车下部两端滑动架设于两侧的冠梁上,桁车沿着冠梁长度方向移动;
S3、将围堰内的水抽干;
S4、在围堰内开挖基坑;先通过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再通过桁车将渣土和垃圾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
S5、在基坑内设立支护管撑;
S6、在基坑两侧的近河道处土方开挖建设一级驳岸;
S7、在基坑内的一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安装供污水流经的截污管道;并在一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回填土;
S8、支护管撑拆除并通过桁车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在两侧基坑内的近河道处一级驳岸上方建设二级驳岸;
S9、在二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回填土;
S10、拆除桁车。
其中,所述桁车包括承接机构、水平设置的横向桁架以及两竖直设于横向桁架两端的立柱桁架;两立柱桁架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伸缩桁架连接横向桁架的两端;承接机构上端与横向桁架下端滑动连接,两立柱桁架的下端分别位于河道两侧的岸上;伸缩桁架包括四根呈水平的四棱柱设置的液压杆以及若干支撑杆;液压杆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长度可调的伸缩部;若干支撑杆分别固定于相邻液压杆的两固定部之间;伸缩桁架的下方的两液压杆的固定部与立柱桁架上端固定连接;伸缩桁架的四根液压杆的伸缩部朝向横向桁架,且四根液压杆的伸缩部与横向桁架端部固定连接;一设于横向桁架上的横向驱动机构驱动承接机构分别朝向两立柱桁架方向移动;承接机构用于装载渣土并将其输送到岸上;所述立柱桁架的底端面上固定设有移动轮;两立柱桁架相对侧的下部固定设有紧贴两侧冠梁外壁的滑动轮。
其中,所述承接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板、竖直的调节杆和承运台;调节杆下端与承运台上部固定连接,调节杆上端固定于顶板上;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横向桁架下端沿水平横向的导轨和水平设置的第三液压缸;顶板上端面固定设有套设于导轨内的滑块;第三液压缸一端固定于横向桁架靠近端部的一侧上,第三液压缸另一端固定于顶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建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建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2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月坑状水陂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自重平衡的防滑坡生态挡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