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及其在制备金属锂负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2395.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陶新永;金成滨;盛欧微;袁华栋;居治金;陈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4/62;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饰 纺锤形 生物 材料 及其 制备 金属 负极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取商用孢子粉,用酒精浸泡,超声1-6小时后抽滤;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孢子粉放入酒精和甲醛水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5-60分钟,固化其形貌后抽滤;
(3)将步骤(2)得到的固化孢子粉放入10-16mol/L的硫酸溶液中,在60-90℃加热搅拌1-10小时,水洗抽滤,干燥得到预碳化的孢子粉;
(4)将步骤(3)得到的预碳化的孢子粉放入管式炉,在氩气和/或氮气气氛下,以5-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800℃,保温碳化1-10小时,得到纺锤形生物碳材料;
(5)将步骤(4)得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和单质碘按照质量比1-5:1混合,研磨,将混合物放入真空烘箱,在高于碘的熔点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充分热处理,使得碘均匀分散到纺锤形生物碳材料的孔道中,得到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孢子粉为天然未破壁孢子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硫酸溶液浓度为12mol/L,加热温度为80℃,搅拌时间为4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碳化温度为7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和碘的质量比为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热处理温度为120-200℃,热处理时间为4-24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热处理温度为155℃,热处理时间为12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在制备金属锂负极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具体为:将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与粘结剂、溶剂混合制备浆料,涂布在集流体表面,干燥后用作电池极片,将金属锂复合到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中,得到改性的金属锂负极;
或者所述的应用具体为:将金属锂熔化,然后加入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冷却,凝固成型后得到改性的金属锂负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体为铜箔、泡沫铜、泡沫镍或不锈钢片;所述的粘结剂为PVDF、PAN或PTFE;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与粘结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60-90%:40-10%;所述的金属锂与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的复合方式为电沉积,即通过电沉积使金属锂沉积到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23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交站台信息显示系统
- 下一篇:数据展示系统、方法、装置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