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站仪及其星图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3166.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詹银虎;郑勇;张超;李崇辉;叶凯;米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C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站仪 及其 星图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全站仪的星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全站仪的图像采集模块获取连续的恒星图像,并记录成像时刻和全站仪望远镜十字丝中心的水平角和高度角;
步骤2)对获取的每幅恒星图像进行质心提取,根据各时刻提取出的质心拟合出恒星像点轨迹模型;
步骤3)根据恒星像点轨迹模型外推出的设定时刻恒星的像点坐标以及全站仪像素坐标和度盘坐标转换模型,计算恒星在设定时刻的观测水平角和高度角;
步骤4)利用步骤1)-步骤3),分别获取至少三颗恒星在设定时刻的观测水平角和高度角;
步骤5)根据获取的至少三颗恒星在设定时刻的观测水平角和高度角,计算任意两颗恒星之间的观测角距;
步骤6)将得到的任意两颗恒星之间的理论角距与观测角距作差后,与设定阈值比较,若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设定阈值,则匹配出星对;以各匹配出的星对的交集作为识别出的恒星;
所述步骤4)中恒星在设定时刻的观测水平角A和高度角H为
A=A0+k1·x+b1
H=H0+k2·y+b2
其中(x,y)为恒星的像点坐标,A0,H0分别为全站仪望远镜十字丝中心的水平角和高度角,k1为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坐标与度盘坐标之间的比例系数,k2为高度方向上的像素坐标与度盘坐标之间的比例系数,b1和b2为常数项;
所述步骤6)中任意两颗恒星之间的理论角距和观测角距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θ′12=arccos(V1′·V2′)
θ12=arccos(V1·V2)
H′1=H1+a·cot H1
H′2=H2+a·cot H2
其中θ′12为两颗恒星之间的理论角距,θ12为两颗恒星之间的观测角距,(α1,δ1)为第一恒星的视赤经和视赤纬,(α2,δ2)为第二恒星的视赤经和视赤纬,V1′,V2′分别为第一恒星和第二恒星在赤道坐标系下的单位矢量;V1,V2分别为第一恒星和第二恒星在地平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H1为大气折射改正前的第一恒星的高度角,H1’为大气折射改正后的第一恒星的高度角,A1为第一恒星的观测水平角,H2为大气折射改正前的第二恒星的高度角,H2’为大气折射改正后的第二恒星的高度角,A2为第二恒星的观测水平角,a为固定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站仪的星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恒星图像的质心提取采用灰度平方加权质心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站仪的星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恒星像点轨迹模型外推出的设定时刻恒星的像点坐标为
x=x0+vx·t
y=y0+vy·t
其中,x0、y0为拟合常数项,vx、vy为拟合比例系数,t为拍照时刻,x、y为恒星的像点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1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站仪及其测日定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工程测绘用手持式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