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机器视觉实现白酒微孔膜滤片质量检测的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3295.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平;曾良才;伍世虔;曹伟;吴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机器 视觉 实现 白酒 微孔 膜滤片 质量 检测 仪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机器视觉实现白酒微孔膜滤片质量检测的仪器,包括外框架总成、上端盖总成、老化检测仪、样品架总成;外框架总成及样品架总成中的前端板可形成封闭空间,对整个装置器支撑、安装及保护作用;上端盖总成由上端封盖、连接座、上端板、相机连接件、工业相机及镜头以及平行光源组成,获取白酒微孔膜滤片的图像;老化测试仪通过在白酒微孔膜滤片上划痕来测试其是否老化;样品架总成用于放置并固定待检测的白酒微孔膜滤片,同时要使得白酒微孔膜滤片能够旋转,从而配合老化测试仪使用。本发明可用于白酒微孔膜滤片外观及老化检测,老化测试可以量化,另外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测试能够观察到很多人眼无法发现的微小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孔膜滤片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机器视觉实现白酒微孔膜滤片质量检测的仪器。
背景技术
白酒过滤是白酒生产企业在白酒灌装之前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主要是为了防止有杂质进入到成品酒当中,而白酒微孔膜滤片则是白酒过滤步骤的关键,微孔膜滤片的材质主要有混合纤维素酯、再生纤维素、聚氯乙烯(PVC)、聚酰胺、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PP)和聚碳酸酯(PC)等等,这些材质随着使用时间会出现裂纹、老化、脱落等问题,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查。当前,大多数企业均采用人工方法检查,即通过人眼观察,但是,人眼观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受主观意识影响,标准不统一,同时,人眼观察本身是一种定性的检查,无法做到定量。在此背景下,设计一套高效、便捷的检测设备,针对白酒微孔膜滤片进行定性的分析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机器视觉实现白酒微孔膜滤片质量检测的仪器,该仪器操作简单,不需要操作人员具有专业技能,只需按照说明书将微孔膜滤片放入到仪器当中,仪器开启后,自动完成检测,并且在电脑上给出微孔膜滤片是否满足使用要求,需要不需要进行更换的指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机器视觉实现白酒微孔膜滤片质量检测的仪器,包括外框架总成、上端盖总成、老化检测仪、样品架总成;
所述上端盖总成包括上端封盖、连接座、上端板、相机连接件、工业相机及镜头、平行光源,所述工业相机及镜头通过相机连接件和连接座固定在上端封盖上,平行光源固定在上端板上,所述工业相机及镜头安装在平行光源的中间位于样品架总成的正上方;
所述老化检测仪包括伺服电机及减速器、安装立柱、老化检测探头、紧固螺母和弹簧,所述伺服电机及减速器安装在样品架总成下方,安装立柱穿过样品支架,底部与伺服电机及减速器连接,老化检测探头固定在安装立柱上位于样品架总成上方;
所述样品架总成包括样品支架、外侧导轨、内侧导轨、白酒微孔膜滤片、前端板、固定装置、电机减速器总成及轴承,前端板固定在样品支架的端部,所述前端板与外框架总成形成封闭空间,白酒微孔膜滤片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样品支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老化检测探头套装在安装立柱上,所述老化检测探头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压缩弹簧,紧固螺母固定在安装立柱顶部对上部弹簧起限位作用,安装立柱下部设有凸起的阶梯轴对下部弹簧起限位左右,安装立柱底部与伺服电机及减速器相连,通过伺服电机与减速器可以控制老化检测探头在白酒微孔膜滤片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白酒微孔膜滤片安装于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通过轴承与样品支架固定在一起,固定装置下端与电机减速器总成相连,从而带动白酒微孔膜滤片圆周转动,固定装置可以通过其调整紧固程度,从而固定白酒微孔膜滤片。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封盖、调节块、滚珠、橡胶套、壳体和固件,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外部为阶梯状,所述壳体上部圆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调节块与滚珠直接接触,滚珠安装在壳体上的圆孔内,橡胶套套在壳体外端圆孔外侧,封盖固定在调节块上,壳体内通过固件连接电机减速器总成,轴承外圈与样品支架固定连接,固件安装在轴承内圈。
优选的,所述样品支架与内侧导轨相连,外侧导轨固定在外框架总成上,内侧导轨与外侧导轨之间可线性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琴竹破损识别平台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转子叶片检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