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3377.0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8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刘冠中;张亚伟;张建涛;汪园松;冯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T17/00;G06F113/14;G06F1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管线 敷设 协同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PDMS生成初步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电接点的位置建立工艺标记体,所述工艺标记体对应的初步三维模型的工艺属性包括但不限于电接点类型、电接点名称、电接点编号及设备编号;
S2:导出初步三维模型的属性至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里分别将电气属性值导入至相应工艺属性里;
S3:将带有电气属性和工艺属性的Excel表格导入至所述初步三维模型中生成完整三维模型,然后将所述完整三维模型导出至CAD中并进行电气管线敷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三维模型包括电气管线和装置,所述装置包含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所述电气管线包含电缆管线、液压管道及蒸汽管道,所述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两两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点类型用于标记电气管线材料,所述电接点名称用于定位一根电气管线的连接起点和连接终点,所述电接点编号用于标记电气管线以及对应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编号包括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的名称及类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属性类别包含所述电气属性的类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将带有电气属性和工艺属性的Excel表格导入至PDMS中生成完整三维模型,然后将所述三维模型及该三维模型对应的坐标均导出至CAD中,依据所述三维模型的电气属性、工艺属性及坐标进行电气管线敷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在CAD中建立电缆沟和电缆桥架,然后再导入到PDMS中进行碰撞检查,若有碰撞则在PDMS中修改电缆沟和电缆桥架,再导入至CA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3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