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烧蚀的细胞分析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3716.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闻路红;洪欢欢;毕磊;陈安琪;陈腊;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G01N27/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管 细胞分析装置 激光烧蚀 质谱分析仪 剥蚀 离子源 激光 传输单元 单元设置 竖直设置 一端连接 载气气源 逐渐变小 激光器 导向管 高通量 物质流 连线 喷口 连通 测量 检测 延伸 进口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烧蚀的细胞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所述基于激光烧蚀的细胞分析装置包括离子源、激光器和质谱分析仪;激光剥蚀单元用于产生样品的物质流;传输单元包括:传输管包括自下而上竖直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自下而上地,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逐渐变小,所述激光剥蚀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下侧;泵的一端连接载气气源,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导向管的部分设置在传输管内,部分延伸到所述传输管外;所述传输管的顶端处于所述离子源喷口和质谱分析仪进口间连线的下方。本发明具有测量连续、高通量精确检测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分析,特别涉及基于激光烧蚀的细胞分析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剥蚀质谱技术被用来细胞、组织等的生物样本成像。由于样本被元素标签或原子标签标记,因此,能用于质谱成像。每一个激光脉冲轰击样本后将产生一剥蚀物质流,这些物质流将被从剥蚀处转移到离子化系统与质量分析器中。
从激光脉冲轰击样本任一位置上对应采集的信息,依据它们各自分析获得的细胞、组织等生物信息内容,用于质谱成像分析。这种技术的缺陷在于:
它将激光剥蚀脉冲轰击样本产生的不连续剥蚀物质都做独立分析,使得采样一致性与连续性分析存在严重缺失,导致检测结果可信度不高,且对于载体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量连续检测、检测精度高的基于激光剥蚀的细胞分析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激光烧蚀的细胞分析装置,所述基于激光烧蚀的细胞分析装置包括离子源、激光器和质谱分析仪;所述细胞分析装置进一步包括:
激光剥蚀单元,所述激光剥蚀单元用于产生样品的物质流;
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包括:
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包括自下而上竖直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自下而上地,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逐渐变小,所述激光剥蚀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下侧;
泵,所述泵的一端连接载气气源,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
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部分设置在传输管内,部分延伸到所述传输管外;所述传输管的顶端处于所述离子源喷口和质谱分析仪进口间连线的下方。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基于激光烧蚀的细胞分析方法,该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根据上述的基于激光烧蚀的细胞分析装置的细胞分析方法,所述细胞分析方法包括:
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A1)激光倾斜地照射激光剥蚀单元中的细胞,产生第一物质流;
(A2)在泵作用下,载气进入第一部分内,并携带所述第一物质流向上进入第二部分内,从导向管内排出;
(A3)流出导向管内的物质流被离子化,离子进入质谱分析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提供了两种工作模式,选择多样化;
2.利用载气的携带和吹扫,将物质流传送到离子化路径上,从而提高了分析的精度;
3.载气回收,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学;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7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