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双酚A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3841.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龙;苏晓鸥;林振宇;王瑞国;张维;程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C12Q1/68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化学 发光 适配体 传感器 检测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双酚A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表面固定有捕获DNA单链的电极,将双酚A的适配体DNA与所述电极接触形成dsDNA;其中所述CDNA与所述适配体DNA部分互补配对;b)将含有双酚A的待检物与所述电极共孵育,使得所述双酚A与所述适配体DNA结合;c)将所述电极与两种发卡型DNAHP1和HP2接触,通过HCR反应形成长链dsDNA,使用电化学发光探针标记所述长链dsDNA并进行电化学发光检测;其中,检测过程中涉及加热的步骤,温度由所述电极加热提供。该方法简单,低廉,无标记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针对不同目标物的现场调查方面有着极大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双酚A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酚A(BPA)作为聚合物极其相关产品中的关键单体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物,其可以在低剂量对人群健康产生危害[1]。针对BPA便利且价格低廉的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可以有助于促进针对与内分泌干扰毒性相关的各类健康问题的认知[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被认为是BPA准确定量的最优方法,但是这类方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并花费较长时间[3]。因此,为了节省时间简化操作,相关研究中报道了包括酶联免疫法、荧光、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ECL)等检测BPA的方法[4-7]。
由于存在仪器简便和高灵敏度等优势,ECL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技术被应用于不同领域[8,9]。最近,报道了大量利用ECL开发针对BPA的测量方法。例如,Zhuang等建立了用于BPA测定的ECL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基于加入BPA后鲁米诺溶解氧ECL系统被抑制[10]。BPA对过二硫酸盐溶液的抑制作用同样被用作对BPA的检测[11],Lin等的研究中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分子印迹ECL传感器用于BPA超灵敏检测[12]。另外,具有高亲和力、成本高校和超强特异性的抗-BPA适配体也被应用以增加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一种标记了Mn2+混杂NaYF4:Yb/Er上转换纳米粒子的适配体ECL传感器被用于BPA的检测[13]。在早期的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以识别BPA和适配体为基础的signal-off型ECL传感器用于BPA的灵敏检测[14],但是,signal-off模型可能会得到假阳性结果[15],因此,找到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酚A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表面固定有捕获DNA单链的电极,将双酚A的适配体DNA与所述电极接触形成dsDNA;其中所述CDNA与所述适配体DNA部分互补配对;
b)将含有双酚A的待检物与所述电极共孵育,使得所述双酚A与所述适配体DNA结合;
c)将所述电极与两种发卡型DNA HP1和HP2接触,通过HCR反应形成长链dsDNA,使用电化学发光探针标记所述长链dsDNA并进行电化学发光检测;
其中,检测过程中涉及加热的步骤,温度由所述电极加热提供。
如上,本发明开发了一种简单灵敏的用于双酚A检测的电化学发光(ECL)适配体传感器。首先,在工作电极表面将捕获DNA(CDNA)与BPA适配体进行杂交,这一目标可以导致适配体的释放从而使得CDNA可以诱导杂交链式反应(HCR)进而在电极表面形成长双联DNA(dsDNA),电化学发光探针嵌入双链DNA(dsDNA)的凹槽中作为ECL指示器,从而增强ECL的检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8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