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割圈绒针织机的钩、刀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3856.2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3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侯永进;徐睿晗;唐凡枚;吉安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元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36 | 分类号: | D04B35/3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段 割刀 前表面 上端部 钩针组件 刀组件 针织机 刀槽 割圈 上钩 双钩 同步运动 针筒结构 左右对称 布面 滑动 插接 钩头 横条 加宽 平齐 下钩 打断 合并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割圈绒针织机的钩、刀组件,包括钩针组件和割刀。钩针组件包括钩下段和两个钩上段,两个钩上段左右对称地设在钩下段的上端部;割刀设置在两个钩上段之间,钩下段的上端部向内设有与割刀的下部对应设置的刀槽,割刀的下部滑动地插接在所述刀槽中。钩下段的中部前表面设有下钩锺,每个钩上段的上端部均设有朝前的钩头,每个钩上段的中部前表面均设有上钩锺,两个上钩锺平齐,割刀的中部前表面设有针锺。本发明将两个钩合并简化为钩下段和两个钩上段,可以实现双钩的同步运动,减少布面横条产生;钩下段锺厚度加宽,能够有效保护钩锺使之不易被打断;钩下段的设计,可以简化针筒结构、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钩刀,特别是一种用于割圈绒针织机的钩、刀组件。
背景技术
超短绒织物具有手感细腻、柔软、悬垂性好、耐磨性强、光泽柔和、吸湿性好等特性,一直被大量用于服装、玩具、装饰等领域。现有的超短绒生产主要通过割圈绒针织机完成。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割圈绒针织机使用特殊的刀、钩进行编织。由于刀筒槽的宽度限制,使得钩的厚度非常的小,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钩锺打断的情况;并且在运行轨迹为弧线时两个对应的钩的运行不能保证同步,进而编织出有瑕疵的布品;同时,针对刀、钩的针筒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限制了割圈绒织物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针筒机构、钩锺不易被打断且能够减少布面横条产生的用于割圈绒针织机的钩、刀针组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割圈绒针织机的钩、刀组件,包括用于钩毛的钩针组件和用于割毛的割刀,割刀的上端部前表面设有针钩和与针钩对应设置的针舌,在针钩的下方设有朝前的针刀,其特点是:
所述的钩针组件包括钩下段和左、右两个钩上段,两个钩上段左右对称地设在钩下段的上端部;所述的割刀设置在两个钩上段之间,钩下段的上端部向内设有与割刀的下部对应设置的刀槽,割刀的下部滑动地插接在所述刀槽中;
钩下段的中部前表面设有下钩锺,每个钩上段的上端部均设有朝前的钩头,每个钩上段的中部前表面均设有用于显示运动轨迹的上钩锺,两个上钩锺平齐,割刀的中部前表面设有针锺。
优选地,每个钩上段的下端部均设有后插接钩,钩下段的上端部与后插接钩对应地设有前插接钩,前插接钩与后插接钩相互插接,连接钩上段和钩下段。
优选地,所述针刀的刃口朝上设置。
优选地,下钩锺位于刀槽的下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两个钩合并简化为钩下段和两个钩上段,可以实现双钩的同步运动,减少布面横条产生;钩下段锺厚度加宽,能够有效保护钩锺使之不易被打断;钩下段的设计,可以简化针筒结构、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钩、刀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钩、刀针组件主视图;
图3为钩、刀针组件左视图;
图4为钩上段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钩下段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割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一种用于割圈绒针织机的钩、刀组件,包括用于钩毛的钩针组件和用于割毛的割刀1,割刀的上端部前表面设有针钩31和与针钩31对应设置的针舌,在针钩的下方设有朝前的针刀32,其特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元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元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8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