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电池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5125.1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要兵;吴茂祥;王文国;吕江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19 | 分类号: | C01B32/19;C01B17/00;H01M50/431;H01M50/4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谢怡婷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化 石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电池 应用 | ||
1.一种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包括基底层和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层,所述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层位于基底层至少一侧表面,所述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层包括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
所述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是以氟化石墨烯和硫为原料,利用高温焙烧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
高温条件下,硫形成自由基,与氟化石墨烯上的氟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部分或全部C-F键变成了C-S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将氟化石墨烯和硫粉混合均匀;
(b)惰性气氛中,在150-180℃下加热5-15小时,然后升温至350-500℃,继续加热5-15小时,制备得到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混合过程辅以搅拌或研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步骤(b)的惰性气氛为氮气、氦气或氩气气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石墨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50wt%;所述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90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石墨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35wt%;所述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85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石墨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以氟化石墨作为电极组装成电池,放电后,取出含氟化石墨电极材料的极片,将其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超声剥离,得到氟化石墨烯;
或者,
2)通过电解氟化石墨方法制得:将氟化石墨作为电解电极,组装成电解池,通电电解,得到氟化石墨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石墨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利用机械剥离方法,把氟化石墨分散在有机溶剂中,高速剪切,超声剥离,再离心分离,过滤、洗涤、烘干,制备得到所述氟化石墨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氟化石墨分散在有机溶剂中,110-150℃下加热回流3-8小时;
(2)把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进行高速剪切3-8小时;
(3)将步骤(2)所得溶液进行高速离心处理,收集上层部分,抽滤、洗涤、冷冻烘干,得到所述氟化石墨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高速剪切转数为11000-15000r/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中,所述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5-100微米。
13.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将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与溶剂混合,配制成浆料;
ii)将步骤i)的浆料涂覆在基底层至少一侧表面,干燥,制备得到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层,即制备得到所述电池隔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中氟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浓度为1-5mg/mL。
15.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51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