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复合材料聚酯专用浸渍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5567.6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飞;柳祚龙;胡广君;施文照;韦景然;朱振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7/00;C08G63/91;C03C25/323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支化聚酯 聚酯 改性 热塑性复合材料 浸渍料 过滤 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端羟基超支化聚酯 石油醚溶液 重量百分比 苯甲酰氯 离心清洗 四氢呋喃 三乙胺 共挤 组份 制备 添加剂 沉淀 浸润 溶解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聚酯专用浸渍料,其特征为它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经共挤后制得:聚酯70~99、改性超支化聚酯0.01~5、添加剂0.01~25;其中改性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为: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溶解到四氢呋喃中,再加入苯甲酰氯和三乙胺,室温下搅拌12h,然后过滤,将过滤下的溶液采用石油醚溶液沉淀,然后用水离心清洗,经真空干燥,得改性超支化聚酯。本发明具有的优点为可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浸润效果,同时可降低加工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用浸渍料,具体涉及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聚酯专用浸渍料。
背景技术
聚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常见的聚酯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被广泛应用在仪器仪表、汽车工业、纤维、薄膜、挤塑制品、建筑等领域。
但是聚酯具有尺寸稳定性差、高粘度流动性差的缺点,常规的聚酯浸渍纤维效果一般,在高速生产精细化零部件时表现出流动性不足的现象。
通常聚酯的粘度高,机械性能会较好,粘度较低,浸渍效果较好。高温可以提高聚酯的流动性,即提高聚酯的浸渍效果和加工性能,但是高温会导致聚酯的降解。平衡聚酯的机械性能和流动性是一个关键问题。通常加入流动改性剂可以降低聚酯的熔体粘度,增加流动性,但通常流动改性剂具有较多的羟基或者羧基,这些基团会导致聚酯发生降解,降解会降低聚酯的机械性能,同时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等副产物。
通用电气公司的专利CN 101175804A描述通过使用小分子多元醇或多元醇胺来提高聚酯组合物的流动性,当添加量小于0.05重量%时,流动性未发生改善,当添加量超过1重量%时聚酯组合物的性能受到负面影响。
兰爱克谢斯德国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利CN 1955221A描述了一种通过α-烯怪和至少一种具有1 -4 个碳原子的脂族醇的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共聚物的MFI不小于50g/10min)来改善聚酯的流动性。该专利表示在增加流动性的同时不影响聚酯的力学性能,也不会对聚酯的添加剂造成影响。
德古萨公司的专利CN1359977A公开了一种通过添加多胺/聚酰胺接枝共聚物改善热塑性聚酯流动性的方法。巴斯夫公司专利us2011/0196098A1公开了一种通过添加超支化聚碳酸酯来改善聚酯流动性的方法,同时保持聚酯的机械性能。
添加小分子多元醇、多元醇胺、烯烃共聚物、超支化聚酰胺或超支化聚碳酸酯改善聚酯流动性的方法存在一定缺陷,添加量较小时聚酯流动性改善有限,添加量较多时分子内含有的氨基或者羟基会引发聚酯的降解,从而影响聚酯的机械性能,同时产生乙醛等有害气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聚酯专用浸渍料,其可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浸润效果,同时可降低加工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聚酯专用浸渍料,其特征为它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经共挤后制得:
聚酯 70~99
改性超支化聚酯 0.01~5
添加剂 0.01~25;
其中改性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为: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溶解到四氢呋喃中,再加入苯甲酰氯和三乙胺,室温下搅拌12h,然后过滤,将过滤下的溶液采用石油醚溶液沉淀,然后用水离心清洗,经真空干燥,得改性超支化聚酯;
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与四氢呋喃的摩尔量比为1:190~1:210;
苯甲酰氯加入摩尔量为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端羟基摩尔量的1~1.5倍;
三乙胺加入摩尔量为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端羟基摩尔量的1~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化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润化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5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