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随机接入协议的数据收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5831.6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5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随机 接入 协议 数据 收发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无线数字通信网络中基于随机接入协议的数据通信收发设备。所述数据通信收发设备包括数据格式化模块、收发处理模块、信道模块、随机接入协议模块和参数设置模块;所述随机接入协议模块用于执行载波侦听多路访问随机接入协议,控制所述收发处理模块经所述信道模块接收或发送信息;请求发送信息采用码分多址方式进行编码,用于区分网内成员的请求发送信息;当本成员同时收到多个网内成员的请求发送信息时,则通过比较所述发送请求发送信息的成员的传输级别,并控制所述收发处理模块经所述信道模块向传输级别最高的成员发送允许发送信息。本发明降低了基于随机接入协议的数据通信收发业务的冲突概率,提高了信息的实时性和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数字通信网络中的数据收发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在无线数字通信网络中基于随机接入协议的数据收发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通信收发设备是用户实现信息传输的重要设备。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个用户之间通过数据通信收发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协同操作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用于多个用户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收发设备,其网络协议模块是影响整个网络性能的关键。采用何种网络协议会对用户数据通信收发设备之间的数据吞吐量、发送成功概率、数据冲突概率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机接入协议相对于固定分配协议和受控接入协议来说,显著提高了用户随机入网的灵活性,可根据用户应用场景的态势变化及时调整网络中的用户构成,从而提高了任务完成的成功率。避免冲突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CSMA/CA)是一种典型随机接入协议,为了降低冲突概率,在侦听到信道空闲时,作为发送方的数据通信收发设备在发送业务数据之前,先向接收方的数据通信收发设备发送请求发送信息,只有当发送方接收到接收方的允许发送信息时才启动数据发送过程。但是,如果存在多个用户的数据通信收发设备同时侦听到信道空闲启动数据发送请求时,则多个用户的请求发送信息会在接收方产生碰撞,从而使得作为接收方的数据通信收发设备均收不到允许发送信号,所有发送请求发送信息的用户都不同发送业务数据,只能是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发起数据发送请求。然而,在数据通信网络中,不同用户担任的网络角色是不同的,其所发送的信息类型的重要性或紧迫性也是不同的,即每个用户的传输等级是不同的。而在基于CSMA/CA协议的数据通信网络中,并没有区分用户的传输等级,而是把网内所有用户看作是相同等级的用户,从而使得只要有多个用户发送的请求发送信息产生冲突,则所有的发送方都不能启动业务数据发送过程,显而这样处理是非常不合适的,高传输等级用户的业务数据发送会因低传输等级用户的业务数据发送同时启动,而不能够及时传输业务数据,从而严重降低了多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操作任务完成的成功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基于随机接入协议的数据收发设备发送业务数据的冲突概率,提高用户发送业务数据的实时性,以提高多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操作任务完成的成功概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接入协议的数据收发设备,所述数据通信收发设备包括:
数据格式化模块,用于将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接收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格式化解读;
收发处理模块,用于在随机接入协议的控制下对格式化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进行发射前准备,以及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信道模块进行信号发送和接收;
信道模块,与所述收发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按照规定的工作频段进行数据发射和接收;
随机接入协议模块,用于执行载波侦听多路访问随机接入协议;控制所述收发处理模块经所述信道模块接收网内其它成员的业务数据或请求发送信息或允许发送信息,发送本成员的业务数据;当本成员需要发送业务数据时,控制所述收发处理模块经信道模块先向网内目的接收方发送请求发送信息并等待接收目的接收方发送的允许发送信息;所述请求发送信息采用码分多址方式进行编码,用于区分网内成员的请求发送信息;所述允许发送信息包含被允许发送方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信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航天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5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