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道面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6074.4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8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南山;李荣军;易斌;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宜春机场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1C7/14;C04B111/20;C04B111/23;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史炜炜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补材料 混凝土道面 制备方法和应用 环氧树脂 纤维 耐酸 硅酸盐水泥 安全保障 耐腐蚀性 使用寿命 固化剂 石英砂 粘结度 粘结力 丙酮 掉边 拉结 耐碱 无水 病害 复发 修补 凝结 修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道面修补材料,包括如下体积份数的组分:环氧树脂:80~120份;固化剂:40~60份;丙酮:10~20份;无水石英砂:80~150份;硅酸盐水泥:50~100份;纤维:5~20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道面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添加纤维起到拉结作用,增加了材料的粘结度,同时兼顾耐酸、耐碱、耐腐蚀性和快速凝结的特点,使得修补材料粘结力极强,道面微小修补处不容易出现再次掉边的情况,降低了道面微小病害复发的可能性,延长了修复处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道面运行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修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道面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设计、施工、环境、交通荷载等原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裂缝病害,如裂缝、啃边、唧泥、坑槽等。如果这些小范围的局部病害不能及时有效的修复,最终将导致路面更严重的破坏,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服役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必要对水泥路面裂缝进行修补。目前,水泥路面修补材料主要包括裂缝打胶修补、速干水泥修补和弹性混凝土修补三种方式。当道面出现脱落并碎裂时,传统的裂缝打胶修补不能满足要求;速干水泥修补粘结力不足,由于材料的耐久性问题容易出现再次复发,使用3个月后容易产生新的裂缝,形成高危FOD;弹性混凝土强度较低,凝结时间较长,价格高昂。因此,开发一种凝结速度快、粘结力强、强度满足要求的修补材料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道面修补材料,运用轮船修补技术结合弹性混凝土原理,使得修补材料的粘结力显著提高,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性和快速凝结的特点,降低了道面微小病害复发的可能性,延长了修复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道面修补材料,包括如下体积份数的组分:环氧树脂:80~120份;固化剂:40~60份;丙酮:10~20份;无水石英砂:80~150份;硅酸盐水泥:50~100份;纤维:5~200份。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为E-51型环氧树脂或E-66型环氧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聚酰胺或聚醚铵型固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选自麻绳、玻璃纤维、钢纤维中的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麻绳直径为1~2mm,长度为50~100mm。
进一步地,所述无水石英砂的粒径为1.0~8.0mm,优选1.0~4.0mm。
进一步地,所述无水石英砂使用炒锅翻炒至含水率低于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道面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常温(20℃)下用丙酮稀释环氧树脂,快速搅拌至环氧树脂能够形成水状;
步骤S2:按一定比例将用丙酮稀释后的环氧树脂与无水石英砂和硅酸盐水泥混合,快速搅拌,搅拌约2min至硅酸盐水泥均匀散开,材料具有一定流动性;
步骤S3: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纤维和固化剂,再次快速搅拌至成胶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道面修补材料在修补水泥混凝土道面裂缝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加入纤维(麻绳)起到拉结作用,增加了材料的粘结度,使得修补材料粘结力极强,在宜春机场运用3年,未出现再次开裂的现象;
2、本发明修补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性和快速凝结的特点,适合使用在机场道面修补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宜春机场分公司,未经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宜春机场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6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