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中空纤维纳滤膜耐氯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6394.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浩;胡晓宇;梁恩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3/02;B01D6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中空 纤维 滤膜 耐氯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中空纤维纳滤膜耐氯性的方法。本发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水相A灌入中空纤维纳滤组件中,浸润1‑4 h,压力0.5 Mpa,然后倒出后,再向中空纤维纳滤组件加入水相B,浸润5‑30 min,倒出后,使用RO水在0.5 MPa下冲洗至产水电导小于10 uS,即完成;所述水相A由封端剂5‑20质量份和去离子水100份组成;所述水相B由终止剂1‑5质量份和去离子水100份组成。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效果持久,成本低,适合于产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提高中空纤维纳滤膜耐氯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技术中,很多技术采用醛胺缩合反应在纳滤或反渗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延迟次氯酸钠等含氯药品的腐蚀作用,如CN 103331110 A,CN 105413499 A。但醛胺缩合为可逆反应,持久性存疑。而CN 104379243 A,CN 107899434 A等不同程度的依靠吸附作用,效果持久性同样存在疑问。对于专利CN 104023830 A,CN 106669438 A等,通过改变单体或其他原料,从脱盐功能层结构上入手,根本上减少腐蚀的可能性,是一种不错的思路。但由于需要改变配方、工艺等前序工艺参数,不能用于购买的商业化膜。另外,还有一些专利技术过程较为复杂或处理时间过长,不利于工业化,如CN 108176246 A,CN 103272498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中空纤维纳滤膜耐氯性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提高中空纤维纳滤膜耐氯性的方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将水相A灌入中空纤维纳滤组件中,浸润1-4 h,压力0.5 Mpa,然后倒出后,再向中空纤维纳滤组件加入水相B,浸润5-30 min,倒出后,使用RO水在0.5 MPa下冲洗至产水电导小于10 uS,即完成;所述水相A由封端剂5-20质量份和去离子水100份组成;所述水相B由终止剂1-5质量份和去离子水100份组成。
所述封端剂为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β-丙内酯,丁内脂,戊内脂,或己内脂。
所述终止剂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效果持久,成本低,适合于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水相A:乙酸酐5质量份,去离子水100份。
水相B:氢氧化钠1质量份,去离子水100份。
将水相A灌入组件中,浸润4 h,压力0.5 MPa。倒出后,加入水相B,浸润30 min。使用RO水在0.5 MPa下冲洗至产水电导小于10 uS,浸没于水中待测。
实施例2
水相A:丙酸酐15质量份,去离子水100份。
水相B:氢氧化钠2质量份,去离子水100份。
将水相A灌入组件中,浸润1 h,压力0.5 MPa。倒出后,加入水相B,浸润30 min。使用RO水在0.5 MPa下冲洗至产水电导小于10 uS,浸没于水中待测。
实施例3
水相A:β-丙内酯5质量份,去离子水100份。
水相B:氢氧化钠1质量份,去离子水1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63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