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肢康复训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7278.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大伟;杨慧香;张邦成;田园;皮旭阳;傅轶鑫;杜明杰;李青峰;梁可欣;刘乐乐;孙春景;翟志雄;张德航;郝波;周宏楠;赵锡民;高志远;孙歌;王宇晓;金昱来;刘席铭;张艳东;余功钢;刘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康复训练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属于医疗下肢康复器械领域,它的出现,主要是用来解决疾病造成的偏瘫,或者是由于意外伤害造成的肢体运动障碍的下肢康复训练问题。机械臂机构中的轴Ⅰ与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架Ⅱ通过轴承Ⅰ连接,机械臂机构中的套筒Ⅱ与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架Ⅰ通过轴承Ⅳ连接,动力机构中的电机与支撑机构中的电机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机械臂机构中的轴Ⅲ与下肢肢体固定机构的脚踏板过盈配合,机械臂机构中的轴Ⅲ与下肢肢体固定机构的腿部支撑架过盈配合。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通过电机带动患病下肢进行被动训练,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坏死神经通过康复运动得到恢复,对患者的康复训练科学有效,并且适用人群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属于医疗康复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深,特别是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下肢的灵活性不断下降,此外,对于下肢瘫痪非常严重的患者而言,在患病后的早期,患者利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很困难,非常不便,目前的治疗办法是通过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进行的康复理疗,这样做费时费力,使看护人员心力交瘁。在我国,作为医学与工学结合的产物下肢康复设备的研究起步较晚,就下肢康复设备而言,产品功能单一,其应用范围仅限于局部关节,即脚部、踝关节、小腿、膝关节、大腿及腰部髋关节的康复,产品主要由单独的器械完成的,没有能够实现整个下肢各个关节康复的集成产品,并且现有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医疗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多数为进口设备,成本较高,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该领域技术研究的深入,康复设备的国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本发明用来解决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下肢的灵活性不断下降以及下肢瘫痪康复训练的问题。
本发明的机构组成在于机械臂机构中的轴Ⅰ与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架Ⅱ通过轴承Ⅰ连接,机械臂机构中的套筒Ⅱ与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架Ⅰ通过轴承Ⅳ连接,动力机构中的电机Ⅰ与支撑机构中的电机固定板Ⅱ通过螺栓连接,动力机构中的电机Ⅱ与支撑机构中的电机固定板Ⅲ通过螺栓连接,动力机构中的电机Ⅲ与支撑机构中的电机固定板Ⅰ通过螺栓连接,机械臂机构中的轴Ⅲ与下肢肢体固定机构的脚踏板过盈配合,机械臂机构中的轴Ⅲ与下肢肢体固定机构的腿部支撑架过盈配合。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通过电机带动患病下肢进行被动训练,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坏死神经通过康复运动得到恢复,对患者的康复训练科学有效,并且适用人群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机械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下肢肢体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参阅图1,2,3,4,5本发明提供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机械臂机构2中的轴Ⅰ202与支撑机构3中的支撑架Ⅱ308通过轴承Ⅰ201连接,机械臂机构2中的套筒Ⅱ210与支撑机构3中的支撑架Ⅰ304通过轴承Ⅳ209连接,动力机构1中的电机Ⅰ101与支撑机构3中的电机固定板Ⅱ307通过螺栓连接,动力机构1中的电机Ⅱ106与支撑机构3中的电机固定板Ⅲ310通过螺栓连接,动力机构1中的电机Ⅲ109与支撑机构3中的电机固定板Ⅰ305通过螺栓连接,机械臂机构2中的轴Ⅲ235与下肢肢体固定机构4的脚踏板402过盈配合,机械臂机构2中的轴Ⅲ235与下肢肢体固定机构4的腿部支撑架401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