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源点的复值盲分离混合矩阵估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7627.8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1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成玮;加正正;陈雪峰;周光辉;倪晶磊;朱岩;陆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源点 混合矩阵 盲分离 混合数据 实数域 频域 运算 短时傅里叶变换 瞬时混合模型 层次聚类法 观察信号 混合模型 聚类特性 求解效率 时域卷积 稀疏编码 余弦距离 复数域 取实部 任意源 数据点 稀疏性 子空间 复域 回溯 卷积 转化 样本 标准化 搜寻 | ||
1.一种基于单源点的复值盲分离混合矩阵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分析的复值观测数据X进行相位标准化得到相应的复矩阵
步骤2,将获取的复矩阵进行取实部运算,得到对应的实数矩阵R;
步骤3,以步骤2中得到的R为对象数据,利用稀疏编码技术构造一个基于l1范数的目标函数,实现实域单源点快速提取;
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实域单源点所对应的索引集合I,反推出矩阵X中的复域单源点,通过基于相位不变的Hermitian角余弦距离的层次聚类法对得到的复域单源点聚类实现混合矩阵的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源点的复值盲分离混合矩阵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每个待分析的复值观察数据xi(k)依次进行相位标准化得到相应的复矩阵
其中X(k)=[x1(k) x2(k) … xm(k)]T,
表示X(k)的第i个观察数据,表示xi(k)的模,表示xi(k)的相位,K表示样本点数,m表示观察数据的个数;
对观察数据向量X(k)=[x1(k) x2(k) … xm(k)]T进行相位标准化得到对应复向量写成矩阵形式为其中k=1,2,…,K。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源点的复值盲分离混合矩阵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1中相位标准化后的复向量进行取实部运算,得到相应的实值向量写成矩阵形式为R=[R(1) R(2) … R(K)],其中real(·)为取实部算子,k=1,2,…,K。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单源点的复值盲分离混合矩阵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得到的矩阵R的每一列是由m维观察复向量X(k)=[x1(k) x2(k) … xm(k)]T经过相位标准化和取实部运算后得到实数列向量R(k)=[r1(k) r2(k) … rm(k)]T组成,对应于观察数据X(k)的方向在时域中的表达,R(k)为矩阵R的第k列,k=1,2,…,K,则R(k)可以被以R中的其他列作为基础矩阵进行稀疏编码,即R(k)=Rak,s.t.akk=0,其中为编码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源点的复值盲分离混合矩阵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若某一点为单源点,则此时频点的编码系数中只有一个元素非零,即同一个源的单源点所对应的列向量位于同一个一维子空间中,则寻找单源点的问题转化为以下l0范数优化问题:min||ak||0,s.t.R(k)=Rak,akk=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单源点的复值盲分离混合矩阵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为了求得最优稀疏解法,构造如下目标函数:s.t.akk=0,寻找与编码系数ak只有一个元素为非零值相对应的R中的列向量,其中λ是正则化参数,则该列向量对应的样本点为单源点,寻找编码系数ak只有一个元素值非零优化为|aki|>ε1,akj<ε2且akk=0,其中ε1和ε2表示设定的阈值,k≠i,k≠j且i≠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6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